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第215章 新增可模拟对象:唐姬(2 / 2)

“此前曾言策儿之事,以我看来,时值乱世,本不该埋头案牍,多与士人豪杰走动,未必是坏事。”

但钱粮的问题,却不是不能想想办法。

坦白讲,如果给孙坚机会和时间,凭借他的本事和人格魅力,做到稳定地方,收取民心,并不是一件难事,只可惜一时气盛,选择被袁术当枪使,名声已经烂掉了。

说回家事。

别的还好说,可周昕带来的丹阳兵属实是个大麻烦。

好巧不巧的是,徐嘉树刚好有能力让这位江东之虎挣脱袁术的锁链。

豫州的战事,只能说一开始确实如孙坚描述的那样顺利——周家三兄弟在他的攻势之下节节败退,几乎被赶回根据地,也就是扬州的丹阳郡和九江郡。

但是徐嘉树得有一个这么做的理由才行,否则为什么平白无故要为孙坚牵线搭桥呢,他又不是什么圣诞老人——比如传国玉玺,比如孙策。

此后短短六年时间,孙坚先后参与平定边章之乱,指挥平定荆南三郡反叛,官至乌程侯,讨董过程中又被袁术表为豫州刺史,成为收复雒阳的英雄,迈入名将之列。

根基浅薄的问题自然是不可能解决的,历史上孙家历时三代英主,才在周瑜和张昭的帮助下勉强进入了世族的圈子,坐稳江东主人的位置,就这,赤壁战前都有不少人想丢下孙家投奔曹老板。

孙坚长子,ssr级武将,与另一位ssr周瑜绑定,买一送一,而且能当人质来用。

徐嘉树与新投的戏志才并肩而行,谈论豫州的见闻。

这样英雄盖世的老爹,换做你是孙策,伱也崇拜,你也懒得读书。

事到如今,除了袁术和军中老部下之外,也再没有人敢和他掺和在一起,生怕这个行事无忌的家伙一生气把自己也砍了,而孙坚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直到虎落平阳,被黄祖暗箭所杀。

进入豫州地界,他们把符节和仪仗小心藏起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里的双方与曹操可不一样,曹老板本质上还是个独立势力,而周氏三兄弟与孙坚都和背后的二袁关系紧密,说不定就会动歪心思。

戏志才点点头,“正是如此。”

孙坚想了想,又添上一笔,“权儿当严加管教,日后可为策儿拾遗补缺.”

另一边,使节团还在路上。

在骷髅王的祸害下,村庄空空荡荡,豪强世族也躲在自家庄园之内。

写完这封家书,孙坚将其收好,吩咐门外的卫兵谁都不许进来之后,又掏出传国玉玺仔细端详起来——若是有朝一日,家书上能盖“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该是多么快意的一件事?

他已经有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视自己为英雄的儿子,但这还不够,寒门孙坚真正想要的,是让天下人都知道,吴郡孙文台到底是何许人也!

说起来,孙策想学自家老爹的做派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算是这些儿女之中,受孙坚本人影响最大的一位——他出生那年,孙坚虽然靠着平定许昌造反有些威名,但归根结底不过是个县丞而已,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家庭中。

安插人手?

请注意,截止到这个时候,破虏将军,乌程侯孙文台历经大小战役无数,最次的结果也是全身而退,未尝一败。

再加上刘表在袁绍的鼓动下,试图北上把南阳郡重新纳入自己的治下——这是名正言顺的,南阳本就是荆州最重要的一个郡,恐怕孙坚很快就要被调回南边抵御刘表。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等到十岁那年,孙坚便募兵一千,跟随朱儁征讨黄巾,功至别部司马,踏入中层军官的阶层,事业进入上升期,开始南征北战,无暇顾及家庭。

相比起来,徐嘉树更倾向于后者。

“以在下浅见,孙破虏军略虽强,却已是强弩之末,其势尽矣”,戏志才捻了捻胡须,“明明已经占据豫州,所得郡县却尽数被袁公路安插人手接收,此无异于仰人鼻息,无论如何,胜者都不会是他自己。”

反正糜子仲已经不太可能等到他命中注定的大舅子刘备了。

长子孙策今年十六岁,一心想要效仿父亲,驰骋沙场立下不世之功,于是在好友周瑜的牵线搭桥之下,不论出身贵贱,到处结交英雄豪杰,书就读不进去一点。

好不容易来到这个著名的人才市场,徐嘉树正要与戏志才到处走走,看看能不能抓到野生的帕鲁我是说历史名人,久违的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新增可模拟对象:唐姬】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