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徐子茂,更像一个乱世中的局外人,非要说有什么指望,可能就是照顾好遇到的那些纯净美好的姑娘们,还有不辜负肝胆相照的朋友们。
戏志才倒也没有很意外,前汉名将,淮阴侯韩信以下,卫霍并称双壁,少有武人不把这两人当做偶像的,敢说出这话,至少说明此人的心气不低。
虽然两人门第天差地别,他与荀彧相处起来脸上却是一点也没有自卑之色。
头发花白的母亲临走前,没有叮嘱别的。
可没想徐子茂这个创业团队是真的缺人,连等郭嘉游历归来都等不了,直接就顺杆子往上爬,要他重新举荐一个。
用球队打比方,巅峰期巨星,未来超巨,潜力新人一应俱全,而且全是寒门出身,妥妥的低薪高能,几乎就是一个王朝球队的底子。
戏志才听到这个去处,本能地打起了退堂鼓——有用武之地施展才华自然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就他这个体格,未必扛得住那边的天气啊。
看到他的动作,戏志才非但不领情,反而眉头一皱。
概括一下,就是遵从本心,不然他根本没必要出现在这里。
荀彧之所以推荐郭嘉,那是因为奉孝加冠不久,出身又不高,严格来讲算是个没出身没名气没经验的三无实习生,有用人单位肯要就不错了,哪里轮的到他挑挑拣拣。
徐嘉树还非常慷慨地给了一大笔转会费,用以维持戏志才一家人的生活,等到他将家中亲朋托付给荀彧之后,便要告别这处庄园住了很久的庄园。
一旁看戏的荀彧举起茶杯,用宽厚的杯底遮住脸上的表情。
知道的人都知道,戏志才此人,除了心思缜密,计谋百出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落俗套,不喜欢听那些陈词滥调。要是徐子茂脱口而出什么复兴汉室,拯救苍生之类大而无当的话,恐怕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就要大大地减分了。
“安定郡,凉州啊”
所以,自己的志向应该是和妹子们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不行。
出于对好友荀彧的信任,他还是接过了大氅,没有直接拒绝徐嘉树略显唐突的好意,而是开口问道:“子茂之名,在下也有所耳闻,如今既然据有安定郡,不知志向在何处?”
荀彧也不见外,此人常常发表一针见血的锐利见解,被他引以为良师益友,伸手示意道:“这位是徐子茂,可以算是如今实际上的安定太守。”
荀彧却忍不住插嘴道:“子茂这所谓人人自安,却与法家不同。”
刚好和刘营的身份对得上,说出去也挺体面的,与之前在模拟中做郎官时所说的效仿班定远比起来,算是更进了一步,这也很合理,理想要随着现实一步步上升嘛,人家曹老板最后的理想不也变成了要做周文王嘛?
“.”
若不是看在大侄子的面子,荀彧还真不一定舍得推出来
徐嘉树听到戏志才的名号,立刻就收起了那幅“我要闹了!”的嘴脸。
“志向?”
听到这个问题,徐嘉树感觉头皮很痒,好像要长出脑子一样。
生活在墙里的人,理想是把墙推倒;生活在城外的人,理想是进城;他既然突兀地来到汉末的世界,原先的理想自然也就随着留在了现代。
这位可得小心呵护,别一不小心就养死了。
让我们暂时忽略大龄恨嫁美妇荀文若这些转瞬即逝的自怜情绪,在汉末头号hr荀彧的牵线搭桥之下,徐嘉树的曹魏谋士团ntr计划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将戏志才和郭嘉(预定)成功寝取哦不对,是转会。
徐嘉树立刻否定了这个念头,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人的志向,传出去直接社会性死亡了好伐!
简单跟他说明了一下徐嘉树招揽贤才的意思,随后荀彧便没有多做言语。
而这个问题听上去很简单,毕竟吹牛谁都会,但怎么把牛吹得圆润而不油腻,就是一个考验技术的细致活了。
“文若”,戏志才打了个招呼便熟练地来到自己常用的位置,跪坐下来等着喝茶,一边问他,“找我有什么事?”
心中暗自盘算一下,一切顺利的话,谋士班底就是完全体戏志才加成长期郭嘉,以及幼年期法正。
所谓智者审于量主,真正成与不成,还得看徐嘉树自己能不能搞得定戏志才。
法家祖师爷韩非自己就说得很清楚,“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权势者,人主之所独守也”,若是把各自的所谓界限都摆在台面上来,那么身为人主的天子将不可避免地失去许多施展权力的空间。
“子茂所言若是属实,我倒想去安定郡见识见识了”,戏志才笑道:“此可谓外法内儒是也。”
自己区区寒门士人,此人一上来就玩解衣推食这一套,好像有点太过于殷勤了些——别是什么草台班子过来拉人上贼船吧?
转头看向荀文若,嘴角依旧挂着真诚好看的笑容。
“我儿体弱,莫饥莫寒。”
越欠越多,呜呜呜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