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别卢植
再次见到卢植,老爷子已经全盘接手了冀州牧的权力,在别驾沮授为首的府吏围绕下开始办公。
眼下最关键的一件事,无疑就是如何应对袁绍在冀州不断侵占地盘的行为。
“卢公,据我们所知,袁本初已经基本上拿下了大部分的魏郡,带着主力正在向赵郡和清河国一线进发。”,沮授指着冀州的地图为卢植介绍局势。
治中李历趁机进言,“袁贼应该还不知道卢公入邺城的消息,如今正是出兵收复魏郡的大好时机!”
老爷子悠悠地瞥了他一眼,不知道这位仅次于别驾的府吏二把手是真傻还是装傻,“只怕老夫入城之时,给袁本初报信的人不在少数,还是免了吧,只把邺城周围扫荡干净便可。”
毕竟刚刚履职,手下难免人心浮动。
若是只看函谷关以东的膏腴之地,则要更加恐怖,除了徐州的陶谦尚且置身事外,放眼望去,竟然已经全是袁绍的人,对南阳郡的袁术形成密不透风的包围之势。
话虽如此,他还是把三人的名字都记了下来。
如此一来,遍数大汉十三州:幽州、荆州、扬州是袁绍的盟友;兖州、青州则由小弟刘岱和臧洪占据;扶持的周氏三兄弟在豫州渐渐占据上风,偌大的冀州则是他自己的盘中之餐,嘴边之肉。
“在下刚才偶然听说此人逃到冀州避难,故有此言”,随便敷衍过去,徐嘉树赶紧说起了正事,“不知卢公打算整肃了邺城周围之后,怎样应对袁本初?”
原本大多数本地士人理想的州牧人选其实还是袁绍。
“.”
“还能怎么应对?”,老爷子没好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不了这条老命赔出去不要罢了。”
“这怎么使得”
环顾函谷关以东,或许是袁本初的光环太过耀眼,居然没有一个能望其项背的人物存在。
根本就是纯纯的白给。
老爷子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根本就用不着他来指指点点。
别的不说,便是废物如韩馥,他在位的时候,沮授和审配辅佐起来也算得上一心一意,不会轻易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原来的计划里,劝降也是由颍川士人来做。
袁绍不好对付是公认的事实,仅仅手握河内一郡尚能号令群雄,现在又拥有小半个冀州,补齐了实力的短板,堪称天下诸侯中最难打的一个boss。
“借伱的”,老爷子出声打断,一脸“你不要太自恋”的表情,“都是河北人,老夫总不能让人家妻离子散。”
“听子茂的意思,是要离开了?”
卢植拿起笔的手一顿,随后继续在简牍上边写边问:“走哪里?豫州还是并州?”
“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徐嘉树点点头,掏出最后一朵小黄花,“此物乃是家乡所产,饮之有益,就献给卢公。”
南方,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闷声发大财,默默吸收中原战乱的流民红利,荆州的大族们也随之愈发壮大。
要是年轻个二十岁,卢植也许不会怕他,可现在,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身前的沮授听到这一番话,心中忍不住感叹,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即便如此老迈的卢植,脑子也比韩馥清醒百倍,不枉他在本地士人中力主支持卢植,或者说暂时支持卢植。
两人大眼瞪小眼。
随手夹在书页里,老爷子对徐嘉树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回长安复命去吧。”
把身边的府吏都打发走,老爷子才淡淡问道:“子茂来何迟也?”
灵帝死后,论战事惨烈程度,除了被黄巾祸祸干净的青州之外,没有哪里比得上现在的豫州。
徐嘉树心道你看我干嘛?我也是猜的啊,历史上这人帮袁绍做事,这时候如果不在袁绍那里,不就只能在冀州了。
至于袁本初为什么人气这么高,这就不得不提到这段时间袁本初在进攻冀州之余,抽空又出了哪些招数。
“扫荡之事,我弟子刘玄德带人去做便可,只是不能任由袁本初这样轻松地攻城略地”,卢植点了审配的名字,“我要一篇雄文,通知各郡县坚壁清野,使袁绍无处取粮,正南可去寻一文学之士来办。”
徐嘉树心里苦,豫州固然凶险,可哥们一旦被吕布逮住了,那可就不是凶险两个字能形容得了的了,只要稍微想象一下那个场面,就能让他胯下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