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不好办,邺城有张颌镇守,裴元绍不是他的对手。除非我们出兵,否则邺城是固若金汤。可恨,张颌这厮也真是不识抬举,我派去三拨人都被他拒绝了。”
见秦方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引开话题,两人也不在争吵。赵峻忽然眼睛一亮:“将军,即便不去强攻,也是有办法的。”
“噢,什么办法?”
“邺城司库的官吏韩峪,他也是巨鹿人,只要将军折节下交,许以重利。定然可以让他从府库之中调出粮食,我们以金钱买来,如此一来,即便出事,也与我们无关。况且州牧之位现在悬而未决,如此时势之下,韩峪应该清楚如何选择。”
沮授一听,也是赞同,中饱私囊这种事情在什么时候都是难免的。能和平的解决问题当然是最好的,若是刀兵一动,那就是公然反抗朝廷了,那他是说什么也不能同意的。至于买粮,那倒是没什么,任谁也说不出什么理由来:“此事便交给属下去办吧,沮家在邺城亦有商号,他们去办,更容易掩人耳目。”
秦方点头,这也是沮授在表明心迹,这是沮家在明面上归入秦方麾下的举动。现在沮家因为沮授的关系,在广平郡可谓是一家独大了,受了这么多的好处,在不出点力气,那就不合适了。
邺城府库之中,钱粮自是不缺,只要能弄到足够的粮食,半年,只要半年的时间,一到秋收,流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的生活了,那时候秦方得到的回报必然非常丰厚。现在巨鹿郡中,秦方弄到大量的无主土地,只要这些土地得以耕种,加上大行山中发展非常顺利,到今年秋天,秦方就能脱离现在这幅窘迫的状态了。
大行山中到底耕地少,产量也不行,想征粮也征不出太多的粮食。可秦方有整整五万大军,这一直是无底洞,若是巨鹿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养这五万大军就不是什么问题了。秦方麾下的军队同这个时代一样,不需要发钱,给饭吃就成,打仗的时候发些赏赐就是了。这年头,因为破坏太大,市场完全被破坏,毫无秩序可言,战乱地带,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到粮食,这也是不需要发军饷一样有人当兵的原因。
“好,此事宜早不宜迟,公与你火速处理此事。钱财咱们不缺,别怕花钱。嗯…………我会传令裴元绍,让他约束一路盗匪,保持道路畅通。有了粮食火速运回来,太晚了就来不及了,过了农时,秋收无望,我们的负担就更重了。”
此时,长安大营中,董卓的眼睛中也闪烁着奇怪的光芒。董敏立在他下手,:“大哥,你要早点拿主意啊。”
“先告诉董旻,没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也不能动。”
“是。可是大哥,皇甫嵩老儿一向看不起您,这次来,摆明就是朝廷不信任您,派他来监视的嘛,要不要我派人干掉他。”
董卓却笑了:“愣小子,要是那么容易还需要这样?你且去约束众军,一定拉住各将。叛军太也过嚣张了,看来这仗不打也不行了。”
董卓自己也在琢磨,广魏郡守投降,叛军逐渐逼近扶风,一过扶风就是长安了。自己是镇守在长安,可叛军携大胜之威而来,定然会继续进军。关陇是好地方啊,打就打吧。皇甫嵩这家伙,在一同剿灭黄巾的时候,董卓就和皇甫嵩不对眼,只是奈何他不得罢了,现在既然到了这里,也就看看谁的本事大吧。
“吴匡,那些投降的羌胡人,你一定要安抚住,这些人对我们很重要。”
“末将明白。”羌胡人不服王化,军中的汉军将士不敢做的事情他们敢做。就算皇甫嵩来了,也号令不动这些羌胡人,这些人只听董卓的。对于董卓,他们是敬畏的,以往平叛的战斗中,董卓不断的俘虏收编这些羌胡人,看中的也是这些人对于朝廷没有什么忠义之心,好控制,对他们也不错,作为自己的私人力量来使用。
况且西凉之地羌胡人本就彪悍,作为战士是很合适的,董卓出身凉州士族,少年时期便形成了一种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性格。游历羌胡人部落之时,他那野蛮凶狠的性格和粗壮强悍的体魄,更是在羌胡人中建立了相当的威望。有豪富的家庭,使得能结交各部首领。
所以对于董卓,很多羌胡人甚至比对皇帝老子还尊敬。现在董卓要和皇甫嵩暗中较量一下,这些羌胡人必然是站在董卓这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