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行三国

五十五章平叛消息(1 / 2)

皇甫嵩来的很快,快的让董卓差点反应不过来。只是皇甫嵩一到,什么也不说,只是催促董卓进军平叛。现在长安驻扎的大军六万余,大部分是大汉朝廷的精锐,皇甫嵩历来在军中威望甚高,他不用说什么,甚至直接剥夺了董卓的兵权也可以。

为了平定西凉叛乱,汉庭是把能调动的精锐全部调动了,大汉朝廷自然不可能就七万大军这么点人,只是其他的不是拱卫京畿就是在各地与黄巾叛军战斗。要将他们调集在一起也是相当困难的,更何况打仗是很费钱的,要动员这些人上战场自然也需要钱。大汉的国库嘛,说不上惨不忍睹,却也不富裕。天子刘宏的司库比国库富有很多,不过别想刘宏从他私库里拿钱出来,那比杀了他还难。

对于皇甫嵩的催促,董卓也不好拖延,唯有用正在筹备粮草的借口拖延了一端时间。他预想中皇甫嵩的夺权现象并没有出现,让他好比蓄足了力气却一拳打空了一样。随着他的拖延,韩遂叛军那边的声势越发的大了,董卓在没有拖延的借口,只好出兵向陈仓而去。陈仓是长安的门户,不容有失。

韩遂大军已经逼近陈仓,听到董卓军靠近的消息后,韩遂不惊反喜,董卓一直在长安的话,面对坚城,可不好打,现在董卓出来了,正符合他的心意。

对于汹涌而来的韩遂叛军,皇甫嵩主张立即进击,叛军乌合之众,根本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而董卓却倾向防守,谋定而后动,两人意见上的分歧导致了一番争论,最后皇甫嵩急了:“既然如此,本官只带本部人马突袭,必要平定叛军。”

“将军莫急,并非我不愿进攻,敌情未明,我们不好妄动。还请将军耐心一些,来日我们必与叛军决一死战。”董卓也不好办了,没想到皇甫嵩历经沉浮,依然这么固执。要是让皇甫嵩只带他那点本部人马去打,失败的局面太大了,一旦皇甫嵩死了,他也要受到惩罚的,更何况,他也想打胜仗,若是名义上的主帅皇甫嵩出了意外,那还打什么仗啊?

“这些事情本官都有考虑,我大汉精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贼寇军纪散漫,一旦夜袭,必然大乱。良机难觅,今夜我率军夜袭,你带人在外接应,便如此决定,不必多言。”

见皇甫嵩下定了决心,董卓也只好出兵了。两阵对垒,打个几个月不分胜负也很正常,只是皇甫嵩骁勇善战,已然看准了叛军的弱项,立即发动,打了韩遂一个措手不及。

夜色中,四面皆起火,四处皆喊杀,韩遂军被打了个晕头转向。韩遂军的弱项在于派系太多了,韩遂部、边章部、李文侯部、王国余部等等…………现在全部陷入各自为战的情况。夜袭之下,士兵们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有些人甚至连盔甲都没穿上就被格杀,武器都没挥动就被烧死。

在外围看热闹的董卓见有机可趁,当即呼喝:“皇甫将军已经得手,儿郎们,敌军已乱,现在突击,剿灭叛军。”

董卓在外围策应,带领的大部人马出击,当得起有如排山倒海之称,夜色之下,一个修罗场形成,很多战士杀红了眼,甚至都部分自己人都给砍死了。夜里视野不好,所以野战对于所有人都是一场考验。在董卓率兵发动进攻之后,韩遂军更是不支,一场混战,打到天明,韩遂叛军损伤无数,被打了个狼狈而逃。

皇甫嵩此时却不做休息,一声招呼,带领着大队人马继续追击,将韩遂军撵的和兔子一样。韩遂军打败,陈仓危机解除。不过一仗,就打的韩遂伤筋动骨,好不容易稳住了阵脚,可是叛军内部再次发生分裂。有的愿意几个跟随韩遂,有的却准备逃跑了。

陈仓打的如火如荼,冀州巨鹿郡这里也是如火如荼。秦方成功的买通了邺城司库官,大量的粮食被以各种名义运出了粮仓,进入了沮家在邺城的商号,继而运到巨鹿郡。

巨鹿的土地上,流民们成群结队的向廮陶城赶来,一路之上,他们看到许多人重新开垦土地,欣欣向荣的场面更坚定了他们的心。为了重新开始生活,他们背井离乡,总算现在看到了希望。

“让路,让路。”

一队威武的骑兵疾驰而来,驱散了官道上的人群,对于这些耀武扬威的骑兵,百姓们却一点也不没有觉得反感。因为大家口口相传,都知道这些骑兵之后便是运粮队。有了粮食,大家才能活命,对于这些人,他们也不会反感。果不其然,骑兵开道后一队粮车满载着粮食经过。

护卫的战士们却是异常紧张,一副弓上弦刀出鞘的样子,流民饿急了直接抢粮的事情也发生过。小理遇上这事情真的比较倒霉,都是一群可怜的百姓,杀也不是,可不杀又劝说不动这些饿红眼的人。秦方虽然设置了一些沿路的流民接应站,却是满足不了蜂拥而来的流民。耽误了粮食的运输,那可是大罪,可这些流民杀的多了,谁又忍心呢?

后来干脆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运粮队所过之处,都有骑兵开道,将官道上的流民驱散开,以免发生流民抢粮的事件。又有专人给流民解说救济站所在,如此情况之下还抢粮的,那就杀无赦了。粮食耽误不得,没有粮食,廮陶那里流民更多,会出大事情的。

“公与,现在来了多少人了?”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