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行三国

五十四章救赎(1 / 2)

召来沮授之后,三人开始讨论这个事情。小理说到这里,沮授也是大力支持的:“此事是势在必行的,冀州之地,本乃士民殷富之地,人丁众多,即便经历了黄巾之乱,冀州的恢复也比其他地方快很多。也因为黄巾之乱,大量流民失去了家园,相比较而言,庶民们更容易满足,只要提供他们安定的生活,能生活下去他们基本不会造反。”

“问题是我们的粮食也不是很足够,有多大脑袋戴多大帽子。若是流民到来我们却不能提供给他们粮食,那不是适得其反了!”

沮授当然也清楚粮食情况,这也是可考虑的问题。一旦开始招抚流民,无数人就会蜂拥而至,可伴随的问题就是,如果没有饭吃,这就是埋祸,聚众闹事嘛。这事情是好事,可有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黄巾之乱并不远,庶民们一旦爆发,那力量也绝对让吃不消。

“不若让那些士族富户们出些粮食如何?”沉吟很久的秦方终于说出这话来,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情况。他一直在极力限制士族。这些人少有支持自己的,一旦自己向他们征粮,很难说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能让一些士族保持中立,不反对自己已经费了不少劲了。秦方现在还没有那个能力和整个士族阶级对抗,虽然杀人越货的事情干了不少,可也只敢偷偷摸摸的去,明面上他还不足与这统治阶级叫板。

沮授与赵峻齐齐摇头:“不妥。”

沮授补充到:“此事对于支持将军的世家来说,倒是很愿意的,这也是安定地方的功德,他们不会吝惜粮食的。小理”

“不管时势如何艰难,世家豪门从来不缺粮食。那些人,若不是因为私心作祟,时势也不至于败坏到这个程度。”

这话说的沮授脸上也有点不自然了,他家亦是大户,这赵峻一个感慨,却连他一起骂进去了。秦方反应却是很快:“这倒也不能一概而论,就平时而言,世家宗族们多是造桥铺路,造福地方之辈。这世界总有阶级的存在,是不可能完全融合的事情,各地不能没有士族,而士族一样离不开庶民。好了,且不说这些,先来想想如何解决这个事情,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这抚民之举固然是好事,可我也不能去做了。”

赵峻忽然说到:“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大粮仓。”

“那里?”

“邺城。”

邺城之中,贾琮急于发展力量,自然囤积了不少钱粮。不过作为州治,防备森严,除非出动大军攻打,要不然怎么可能拿的到?秦方看着赵峻,沮授却是直皱眉头,只是见秦方一副感兴趣的样子他没有发作而已。

“将军您是不能出面的,但是您早就布置下一招妙手。裴元绍现在声势闹的很大,劫掠县城也是时常之事,谁也不能说他没有胆量去邺城转一圈吧。”

“不行,邺城乃州治所在,一旦有失,朝廷脸面岂不是丢尽了?到那时,裴元绍必然不容于大汉,朝廷奈何不得将军,可饶不了裴元绍,一旦调集军队前来,不是给将军添麻烦么?此事万万不可行。”沮授终于暴怒了,这事情太危险了,他不能让其发生。

“军师言重了吧。西凉叛军内部发生兵变,韩遂格杀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集结三部大军围攻关中,广魏郡守李相如叛离朝廷,归附韩遂。韩遂又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挡。朝廷忙于抵挡声势浩大的叛军,那里会有功夫管这些事情?况且台乡侯董卓领军,此战不会那么快结束。”

“不然,不然,朝廷已经决定起复左将军皇甫嵩,皇甫嵩正在向长安而去,他一到,董卓还能这么轻松自如吗?朝廷力量根本不是叛军能抗衡的,若不是因为董卓一直怠战,另有心思,这叛乱早就被平定了。皇甫将军却不一样了,他的声望比董卓高太多了,又是一心为朝廷,他一到,董卓就是不想打也得打了,料想西凉叛乱闹腾不了多久了,我们也需早做准备。”

“我们正是要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行事,一待西凉叛乱平定,我们更是举步维艰,那时候更难行事了。”

“此事太过冒险,一旦泄漏,我们前面所做的努力尽付流水。”

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不休,秦方也没有办法,这实在是。他们两人之间没有仇怨,此事也不单单是政见不合了,是士族与庶民的分歧了。说起来两人都没有说错,倒是自己难办了。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