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大传

七十四回 灰鸽子(2 / 2)

袁潜也知道自己冷落了德卿,虽然事出不得已,可是毕竟对她甚不公平,是以一面吃饭,一面总是拣朝堂上许多好玩可笑的事情说来逗她开心。这天晚上,看着德卿气色好了许多,吃饭也有胃口,心情便好起来,话也跟着多了不少,端着饭碗笑道:“我说个笑话给你们听。”

清清喉咙,道:“那天奉了皇太妃的懿旨,几个大臣官员一起往宏仁寺去上香敬佛,拈过香、布过施之后,便跟喇嘛闲谈。言语之间,不知怎地就扯到了惧内上去,五叔戏言道:不知在座诸人当中,是谁最为惧内?”瞧了丫头们一眼,笑道:“别乱想,这个人可不是你们王爷。”王宝儿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旋即发觉是大大的失礼,急忙掩住嘴巴,不敢作声了。

袁潜一本正经的道:“这个时候就听那喇嘛抢先道:是老僧最惧内。众人无不大笑,嘲他不伦。”德卿微笑插口道:“莫非是个酒肉和尚么?”袁潜也笑了起来,摇手道:“不可侮辱佛门,哈哈。”押粗了喉咙,学着那老喇嘛的口气道:“唯其惧内,所以不敢娶耳。”德卿与众丫头听了,无不莞然而笑,袁潜也哈哈大笑不已。

忽然只听门外张舜文道:“爷,杨庆城回来了。”袁潜皱皱眉头,轻叹一口气,刚要说出“抱歉”二字,却觉德卿已经握住他手,轻声道:“爷,正事要紧。妾这里有这许多人陪呢,不觉得闷。”袁潜默然无语,点了点头,反握她手一下,起身离去。

出得门来,只见杨庆城站在那里,有些手足无措地望着自己,当下问道:“桂制台交你回信了么?”杨庆城见王爷并不怪他打扰,神色纾缓了许多,从袖中取出那封桂良的亲笔信,道:“王爷请过目。”

袁潜拆开来看了,不由得一笑,自语道:“他不懂我的意思,那也不能怪他。”想了一想,便叫杨庆城随至书房,提笔斟酌词句,又写了一信,叫他连夜送到天津去。杨庆城揣好了信,刚刚告辞离去,却听王爷在背后叫道:“等一下!”他只道还有什么吩咐,连忙转过身来,等着王爷示下。

只见袁潜对外面叫道:“小伍,拿些点心来!”易得伍答应一声,不多时捧着一盘糕饼等物走了进来,放在桌上。袁潜顺手从匣中拿起一幅洁净手帕,将一盘糕饼尽数倾在上面,包起来打了个结,放在杨庆城手中,道:“庆城一日奔波劳累,想必没吃过饭。这些带着路上填填肚子。”

杨庆城没料到王爷特地唤他回来,竟是为了这么一件小事,一时心中感动,不由喉头有些哽咽,两脚也忘了挪动。还是袁潜拍拍他肩头示意可以去了,这才猛醒过来,深深一躬,疾步出门而去。

易得伍虽然素知王爷待下人恩德甚厚,可是好到如此地步,却实在有些出奇,忍不住道:“王爷……”下半句话却吞了进去不说。袁潜笑道:“越是外人,你越要待他比自己家人兄弟还好。这道理往后你就明白了。”想了一想,道:“去叫荣全过来,我有事情吩咐。”

不一会荣全来到,袁潜先问了几句家里人好不好之类的闲话,跟着便道:“杨庆城这个人,你觉得如何?”荣全低头沉思半晌,道:“庆城勇猛不及奴才,可是为人心思细密,远过奴才数百倍不止。”

袁潜不置可否地点点头,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这些年你是怎么办事,本王都看在眼里了。”沉吟道:“现在咱们不论在京还是在外的眼线,都是你在联络,是不是?一共有多少人?”

荣全默算片刻,道:“王爷收养的包衣奴才之后,总共是二百三十二人,其中有二十六个,目下在京里的官贵家中当差或是做小,这二十六个之中又有十八个已经甚得主家的信任,开始传回消息来了。”说着将这二十六人的名字一一屈指数了出来。

还没说完,就给止住,只听王爷道:“从前两下里联络,只是散乱接头,往后咱们的人越来越多,须得设一个中转的地方才好。”习惯性地捏着一枝笔敲打桌面,道:“赵廷那个内联升靴铺,似乎搞得不错。就放在他那里好了。赵廷人老实,叫他跟从前一样,当作什么都没有就是了。”站起身来踱了两步,忽然道:“这一块事务,往后还是你办,只能比从前更加小心,绝对不能有丝毫大意。只要疏忽一点半点,就是掉脑袋的事情。明白么?”

荣全肃然点了点头,只听王爷又道:“本王给你们取一个名号,叫做‘灰鸽子’。好好办事,别辜负了本王的一番心血。”荣全并不明白“灰鸽子”有什么深意,只是王爷既然吩咐,必定有他的道理,几年来他已经习惯了服从安排,这次也是一般,没有半句疑问地答应了下来。

杨庆城卖力赶路,还没到中午,便赶到了天津总督衙门,把王爷的信函亲手递到桂良手中。桂良拆信读毕,叹了口气,摇头道:“老夫真的是老了。”对杨庆城道:“回去给你家王爷捎一句口信,就说老夫知道了,照办就是。请他放心。”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