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大传

六十一回 隐蟒出世(2 / 2)

果然,只听他话头一转,道:“但是,忠勇效死,与莽撞送死却不一样,前者谋定后动,成事在天;后者却是一勇之夫白白送命的行径,于国于身,都无半点好处。诸位是想当个忠勇效死的将官流传后世,还是想莽撞送死,害人害己?”

众营官一片嘁嘁喳喳,成名标第一个叫道:“咱们湘勇已经训练了这么久,怎么还说是送死?”

彭玉麟微微一笑,把目光投向曾国藩,似乎在请求他的首肯,见得曾国藩微微颔首,这才道:“所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军米有多少?煤有多少?油盐有多少?火药有多少?其他军中必须器物,以及打造器物所用工匠,总共都有多少,成营官可知晓么?”

成名标哪里会去关心这些,给他一句话问得答不上来。彭玉麟笑道:“成营官不晓得这些原也应该。”转头对曾国藩道:“大帅,湘勇大兴以来,发放文书、调配粮草银钱、采买军需给养诸般事务头绪纷繁,将来一旦出征,更是日不暇给。末将以为,应当专设一粮台,主掌粮草等务,以除我军的后顾之忧。”

曾国藩没想到彭玉麟会突然提出这个问题,低头细细一想,觉得果然很有道理,这粮台就像户部一样,总揽军中钱粮杂务,这样自己便可以专心用兵,无须再顾虑缺粮缺钱的问题了。

他沉思片刻,道:“甚好,雪琴你去草拟一个细则,今晚交给我看。”

彭玉麟答应了,又道:“我军立刻出征,不是不能。只是军出之后,牵一发而动全身,我湘勇以前从未在粤匪面前显露,此次逆江而上攻打湖北的匪酋,恐怕也没有将我们这支水军计算在内。若是贸然轻动,露了自己的底细,敌军就难免有备无患。以末将看,倒不如伏于洞庭,以逸待劳,等匪船沿江上至岳州,然后在君山一带布下陷阱,一举歼之。”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鸦雀无声。他这个计策,可谓大胆至极,要放任匪兵长驱直入,过武昌,捣岳州,把他们放进洞庭湖,才予以围歼。成功了还好说,万一不成,在座的所有人都要背一个玩匪养敌的罪名,轻的摘去顶戴革职查办,重的说不定会流放边塞,这辈子别想回来了。

曾国藩也觉得有些太悬,毕竟他编练湘勇,是得到张亮基与恭亲王等人极力保奏的结果,自己若是惹出来什么麻烦,他们也得跟着连带倒霉,这一场牵连可不算小。

转头看看郭嵩焘、左宗棠等人,也都在皱眉沉思,似乎对他的这个主意颇为动心,但是一时间又不敢出言赞同。

左宗棠忽然大声道:“不可,不可!”吁了口气,指着地图道:“岳州乃是湖南门户,临洞庭,通三江,居高临下,俯瞰长沙,雪琴此计能不能成暂且不论,万一岳州失陷,匪兵便可以水陆并进,直逼长沙,到时候省城受困,整个湖南要危急了!”

曾国藩连连点头,左宗棠正说出了他想到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彭玉麟的计策固然是好计策,但是也是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死无葬身之地的一步险棋。力图每一步都稳扎稳打的曾国藩,终于还是放弃了彭玉麟的建议,转而开始讨论是否遵照圣旨立刻出兵援助武昌了。

在绝大多数人的一致同意之下,曾国藩毅然决然地拍板敲定,立刻开始准备出征事宜。彭玉麟建议的“粮台”,被确定为后勤上的统筹机构,下设文案、内银钱、外银钱、军械、火器、侦探、发审、采编八个所,委托郭嵩焘的弟弟昆焘为总管;同时,还在衡州设一捐局,继续接纳各地绅商的捐助。

在调集粮草的这几天中间,广州那方面的洋炮陆陆续续又运来了百来门,曾国藩亲自下到船厂里督查,日夜赶工地将炮只在船上装备妥当。瞧着各路人马忙着擦磨刀枪,发放军备,搬运粮草,修缮战船,一派热火朝天的战前繁忙景象,他心里又兴奋又激动:自己渴望的郭、李之业,眼看就在眼前了,三十几年来的理想,今日一朝得以实现,这对于一个从农家走出的子弟来说,是何等的令人激奋!

夜色早已经降临,伫立在灯火通明的石鼓嘴军械场,曾国藩感到浑身一阵阵地发烫。夹杂着铁锤的叮当声,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几声马嘶。他知道,那是陆营之中的骑兵,在练习夜战。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传唱数百年的豪情壮词,今日恰好抒写出他的心曲:他曾国藩,要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功业了!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