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大传

五十八回 变起(1)(1 / 2)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件事情会突然发生在这个时刻,不管是出于惊惶还是错愕,总之一时间每个人都瞠目结舌,如同石雕木塑一般愣在那里动弹不得。

许庚身素以应变敏捷在小军机中闻名,此刻被皇帝一口血当头喷来,却也呆了一呆,好容易醒过神来,不禁惊叫出声,顾不得什么君前礼法,跳起身来大声对外狂叫道:“快叫御医,快,快!”

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的时候,照例太监们都是不能在场的,甚至于连挑帘子这种事情都要末位的军机去干。伺候在外间的几个总管,听得许庚身大声喊叫,都有些迟疑,虽然知道必是有事,可是皇帝不曾发话,谁也不敢乱来。

许庚身不闻有人应声,发起急来,一抬手,自行掀开帘子冲了出去,喝道:“陛下龙体欠安,快传御医来!”

太监们这才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奔向太医院去了。

袁潜这时候也已经飞快地在脑中捋了一下情况,咸丰虽然病得不轻,可是看样子一时却未必会死。就算不死,几天之内也是不可能理政的了。

不论任何的独裁体制,都有这么一条不得不被遵循的规律:那就是一旦当高踞金字塔顶端的独裁者不再具备继续独裁统治的能力之日,也就是野心家们垂涎三尺,一拥而上瓜分权位之时。

蛋糕是只有那么大,你不抓紧时间去抢,就要被别人抢跑了。所以就在几个军机摆出一副仓皇失措的样子,没头苍蝇也似团团乱转的时候,冷静下来的袁潜已经想好了自己下一步的对策。

太医院使栾泰很快气喘吁吁地赶了来,身后还跟着两位同样气喘吁吁的御医,以及三个背着诊箱、面色苍白不安的吏目。〔按,吏目并非行政人员,而是可以看病的大夫。〕

也许是已经从传话的太监那里听到大略的情形,一行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凝重。栾泰进得西暖阁,一眼便瞧见诸位军机大臣站在一边,皇上已经被搀了起来,躺在床上,两眼微闭,脸色白得同纸一般,嘴角边上还残留着一丝殷红的鲜血。再看袍子前襟,果是暗了一块,地下也有不少血渍,看来吐出的血当属不少。

匆匆上去拜见诸位军机,还没来得及下跪,便听恭亲王道:“俗礼一概免了,先去看看皇上如何。”栾泰刚曲下去的膝盖顺势一直,竟没跪得下去,他身后的诸位御医、吏目,也就跟着略去了这一跪。

两个御医三个吏目围着皇帝转了半晌,终于是一个花白胡子的先开口道:“皇上龙体微恙,并没别的大病,只是近来忧心操劳过甚,以致肝血瘀滞,方才有些气逆,牵动血海,故而吐了两口红,不碍事,不碍事的。”其他几人也都是异口同声地附和。

众军机互望一眼,瑞麟道:“那么你去太妃与皇后那里禀报一下,共拟个方子呈上来罢。”一面说,一面转头瞧着袁潜,似乎在请求他的首可。

袁潜点了点头,道:“本王要去给太妃请安,你随我来便是。”转而吩咐瑞麟道:“吴健彰的事情不能耽误,迟了怕洋人生变。本王作主,就叫李鸿章去接上海道,不给实委,先这么暂署几天。吴健彰就地拘束,不去官职,但是不许出门。”想了一想,又道:“叫都察院那边再拣一个御史过去,协同李鸿章查办此事。”

说罢,扫视众人,问道:“诸位可还有异议?”杜翰口唇一动,似乎想对穆荫说句什么,可是一看穆荫的神情,却又立刻把话收了回去,只是摇了摇头。旁人自然也没什么可说,于是这件事情就这般顺水推舟地敲定下来。

袁潜离了西暖阁,领着御医们径朝寿康宫去,太妃居住在彼,德卿也被皇帝以侍奉太妃的名义滞留在彼,每次入宫奏事,他都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拐离本来的轨迹,跑到寿康宫来探望德卿的**,可是每一次又都给他强行压制下去。今天皇帝出了事,他身为惟一在场的亲王,自然要来同太妃禀报,借着这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终于可以再次见到德卿,这让袁潜按捺不住激动之情,心脏跳得越来越快。

到了寿康宫,一眼就看见外面停着一顶软辇,旁边齐刷刷地站着一群宫女太监,一见恭亲王走了进来,当即纷纷跪下请安。袁潜略为一愣,走过去问道:“你们是哪个院里伺候的?”

一个妈妈道:“回六爷,咱们都是懿主子房里的,今儿个太妃传了一位高僧喇嘛,来给自个儿瞧寿数,懿主子特地来凑凑热闹,想请那高僧算算肚里的龙种几时可以出世。”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