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大传

四十二回 干才胡林翼(2 / 2)

胡林翼心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当下道:“下官奉命进京听调,不敢延误日程,生怕取道两湖会为战事所阻,是以绕道而行。”

袁潜一笑,道:“原来如此。”手指轻轻在茶杯盖上绕着圈子,忽然问道:“润之以为,盗贼为什么越来越多呢?”

这一句话可真把胡林翼给问住了。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罢,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解释;可是若不这么说,又能怎么说呢?只得摇了摇头,承认自己才疏学浅,请王爷点拨指教。

袁潜道:“指教不敢当,本王觉得,农民但教有一口饭吃,有一身衣穿,活着有瓦遮头,死了有锥地埋葬,便不会揭竿造反。”

瞧着胡林翼,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叫做官逼民反。”

胡林翼大吃一惊,忍不住霍地站了起来。这话实在不像是从一个亲王口中说出来的,要是传了出去,必定招来祸事。胡林翼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应他之邀来赴这个约会了。

袁潜点手示意他坐下,笑道:“润之惊慌什么?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君之耳,本王绝不会告诉第三个人知道。”

胡林翼不安地坐了下来,只听他又道:“普天之下的官儿,都是朝廷管着,所以说官逼民反,自然就是朝廷管理不善,才会搞得吏治污秽。猾吏贪官上欺下瞒,刻剥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才会有这么多的盗贼遍地作乱。”

“国家法令虽好,但牧治不得其人而用,就是有再好的法令,也不能推行。皇上体察万民疾苦,令各地每到灾年都要奏报,予以蠲缓赋税,可是地方官却从中钻营取利,将丰年报为灾年,灾年却又照常征赋。朝廷将赋税蠲免,地方上却私加征取,纳入自己腰包,所谓挖徵、急公等名目,无一不是蠹国病民。本王听说有些地方征税已经征到了十年以后,可有其事?”

这事情发生在云南境内,胡林翼素有耳闻,只是不在其位,拿他没法,听得王爷说起,当下点了点头。

袁潜续道:“我朝吏治之大弊,在于贪官太多。劾贪并不难,真正难的是求才。一个贪官参去,若没有贤良之才取而代之,只不过是前门拒虎,后门引狼,走了一个刮地皮,又来一个土地公而已。”

胡林翼大有同感,慨叹道:“下官尝与人言,国之需才,犹鱼之需水,鸟之需林,人之需气,草木之需土。得之则生,不得则死。”

袁潜长笑而起,转过书桌,握住胡林翼双手,铿锵有力地道:“本王蒙先帝与陛下山高海深之恩,今生必以性命相报。无奈才疏智薄,空怀荡涤之志,徒呼奈何而已。润之何不来帮本王一把?”

顿了一顿,又补上一句,道:“也是帮润之自己一把。”

这后一句话,让胡林翼怦然心动,他明白要想在官场中站稳脚跟、做出一番名堂来,非得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不可。曾国藩刚刚墨絰出山筹办巡防的时候,曾经给他寄过一封信,备言近况,并问他有没有什么人才可以推荐的。

胡林翼便是那时候知道,曾国藩与恭亲王所交匪浅,前几天一进京师,便见到邸报,湖南一省加开了两项捐例,所得款项有八成可以为曾国藩的团练截留。圣眷如此,莫非也是恭亲王从中周旋之故么?

曾国藩的例子在前,这让胡林翼不得不考虑王爷提出的建议。至于王爷究竟会不会有别的不妥的企图,胡林翼相信曾国藩看人的眼力,既然涤生都认为恭王是可信的,那么他胡林翼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