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二十七,宰公**;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进腊月后,镇上市面骤现繁荣,这是一年内的特有市场,叫腊月市。先是卖咸和粥果的,卤煮野鸭、山**、山**丝、熏野猪、干牛之类的,各种干果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过了初十,开始卖年画门神、挂千、金银箔、烧纸、窗户眼等等。二十日以后,以卖糖瓜、糖饼、黄米粉油炸年糕、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等物,是为“祭灶”准备的,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王珛南不喜欢吃年糕,辣炒年糕倒还不错,可是王家都不太吃辣,而且王家村的人从来都不做年糕,偶尔去镇上买些也只是尝尝味道罢了,所以他也没闹着非要安氏做年糕。
二十五日以后,去镇上赶集的人愈发多了,街道上摩肩擦踵,到处都是人,小姑娘小媳妇们捂着帕子聚在胭脂香粉铺子里说说笑笑,大人带着小孩慢慢闲逛,老人也乐得出来趁趁热闹,妇人们则抓紧着年前的最后一次集市,到处挑拣,淘换东西家里为除夕之夜做准备。市面上货物齐全,琳琅满目,相对的价格也比平日涨了好些,不过因着过年,大家也不计较,而且都乐得掏点钱出来买些东西,讨个吉祥高兴。
连王家也是全家出动,王运财抱着小溪,安氏一手牵着海子,一手牵着王珛南。海子11岁了,像头小老虎似的满身力,见人缝就往里钻,到处凑热闹,安氏几乎是被他拖着往前小跑才跟得上。
安氏给小溪买了一条帕子,两头绳和一朵浅粉的绢花,把个小姑娘高兴的,抱着手帕不肯叫别人碰一下。
海子要阿爹给他买了个陀螺,这稀罕东西村里只有王大川和王二贺有一个,村里小孩常常讨好他们两个,就是为了借他们的玩具过过瘾。他不肯向王大川低头说软话,自然没机会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每回见着别的小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转陀螺时,他都只能在一边悄悄眼馋,王大川还逮着机会取笑了他两句,把他气了个半死。哼,这回让阿爹也给他买一个,回去和弟弟妹妹一起玩,也让其他小孩子们眼红一回!
王运财还预备给王珛南也买一个,王珛南连忙摇头,先别说他这么大年纪了不爱玩小孩子的玩意,这陀螺也不便宜,买了也是小孩子们一时的兴趣,白浪费罢了。何况他自己手上有钱,想买什么可以自己买。
中午一家人在面馆里吃了碗面,要了几个茶叶蛋,三张饼子,一笼包子。吃完饭还早,他们又从头到尾顺着街道细细逛了一回。买了面粉、点心、瓜子、橘子、糖、茶叶、红纸、竹等年货,两摞新碗,蒸笼用具,几个腌菜的坛子,半边猪,打了一罐子豆油,回去的时候雇了个车把式的牛车,装着半车东西和一家五口人,迎着暖暖的日光慢悠悠回了王家村。
进入腊月,村里媳妇们就开始准备熬糖稀了,熬好糖稀,才好做切磨块、米糖、花生糖。糖稀是用红薯熬的,王珛南以前听说北方用甜菜熬糖稀,还从没见过拿红薯来熬的。当然也可以用白米熬糖,可是田里长出的稻子是村里人用来填饱一家人肚子的,哪有人愿意拿平时都不大舍得吃的米来熬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