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糖稀费工夫,费柴火,一般是几家合在一起,今年来我家熬,明年去你家熬。王家以往把红薯都拿来充粮食,没有余粮熬糖稀,村里也没人找她一起。今年家里准备自己熬,可只靠夫妇俩未免忙不过来,孩子们又小,帮不上忙。安氏在村里转了一圈,见别人家都约好对子只等上门干活了,心里有点着急,也有点气愤,先前她和几个平时隔得近的媳妇们打听了一下,看能不能和她们一起熬糖稀,大家都随便找了些借口推了,想是怕她占她们便宜,只交一点点红薯,却要分多一点糖稀。
安氏半卖半嫁地做了王家村媳妇,是有些不光彩,可她为人实在,勤勤恳恳种地抚养孩子,从没想过占别人家一点便宜,扣下过别人家母**跑到自己来落下的一个**蛋,这些人却这样看她,叫她实在想不通。
最后村里一个姓黄的寡妇,提着几个**蛋来王家说了一回话。她家只有她一个女人,一个儿子才五六岁。一个人熬糖稀也不可能,便想和安氏凑搭子,两家一起,安氏忙笑着应了。
黄寡妇家男人是得病去的,一个女人,苦苦拉扯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这些年也是苦水里泡过来的。她家种了几亩红薯,从地里刨出来就全码到地窖里,每天早上出门干活前,煮上一锅,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饭食,农忙时,孩子没人照顾,她把孩子放在箩筐里,挑到地头,给孩子找个凉地方,就下地忙活去了,孩子一个人坐在地上,也不哭不闹,听话得很。
孩子都爱吃甜嘴,过年了,黄寡妇也想给儿子王鸣买些好吃的,可是手里一点钱还得留着来年买种子,想来想去,只有熬糖稀既便宜又划算,可是她家境况村里人都是清楚的,她也不想陪着笑去求人家让她入伙,看别人脸色,可巧听说安氏也没找着凑对子的,就上门来找她商量一起熬糖稀的事。
王家当年把孩子送给有钱人家的事大伙儿都知道,后来这孩子生了重病又被送了出来,王运财夫妇俩拼死拼活到处借钱给孩子看病,黄寡妇也看在眼里,她想起当年丈夫生病时自己一个孤苦女人四处借贷,对王家夫妇便生了几许同情。安氏平时也是个安静和善的人,很好相处,她便拿了家里攒下的几个**蛋,来王家试上一试,怎么着也得为孩子拼一拼。
安氏自然没有不愿意的,笑着和黄寡妇说好二十五那天烧灶熬糖稀。黄寡妇见她答应得爽快,心里也高兴,可是事情还是得先讲清楚,免得人家吃亏,她便吞吞吐吐说了自家的境况,她家没有多余的柴火,也没有熬糖的工具,和王家一起熬糖,是她省了力,所以她愿意分少少一点糖稀,够给孩子做点零嘴就成了。
安氏想到黄寡妇孤儿寡母的,也红了眼圈,笑拉着她的手道:“和我客气什么呢!你我都是差不多的,我怎能不明白你的难处?什么省力吃亏的话不要再说了,那天你只管来帮忙就是,咱们两家一起熬,到时候平分。你知道,我也是不惯做这个的,还得你到时在一边拿主意呢!你要过意不去的话,多出点力气就是了。”
黄寡妇见安氏这么大方,也不扭捏,她以前也是个爽利的人,点头说知道了,留下**蛋,回了自家,心里暗道:熬糖稀那日一定得尽心尽力!
腊月(一)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