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

第478章 476【未来】(1 / 2)

第478章476【未来】

齐建武十四年,十一月初十。

天子降旨,昭告天下,赐太子李宗本监国辅政之权,可随时监管中书、军事院、朝廷各部衙的政务。

与此同时,天子在这道圣旨中对东宫属官进行了一番调整。

詹事府詹事由新任翰林学士胡景文兼任,这位胡学士出身寒微,时年四十岁。

十三年前,他在殿试上以一篇惊艳满朝文臣的策论打动了天子,被当场点为状元,此后便一直在翰林院任职。

前八年的时间里,胡景文一直按部就班地升官,从五年前开始步步高升,近两年更是完成从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司业、国子监祭酒到翰林学士的极速升迁。

陆通温和地说道:“不要以为我是在指责你,相反你有这样的想法,我才会觉得很欣慰。身为父亲,我只是不希望你像那种愚忠之人,成日里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动不动就要杀身成仁。但是知恩图报是做人的底线,天子对你这般信任,你自然不能暗藏不臣之心。就好比杨家先祖对陆家有恩,杨大帅对我更是倾囊相授,所以他死之后我要替他报仇。”

“父亲,我承认对那位洛姑娘有好感,当夜我也没有喝醉,有些事就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那是他从宝台山回来,刚刚得知王家联姻请求的时候,他和陆通有过一次密谈。

听完这番话,陆沉豁然开朗,心中隐约的一丝疑虑也悉数消失。

“父亲,怎么了?”

历朝历代,皇帝都会给太子东宫配制属官和班底,总不能让太子登基之后连个心腹大臣都没有,但是像李端这样一股脑任命这么多重臣,几乎将大齐朝堂上的菁英全部交给太子的举动,在史书上算得上极其罕见。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事变动成为京中近来最吸引人的话题。

这是继左相长子李适之被提拔为礼部左侍郎之后,天子对右相薛南亭一次态度鲜明的嘉赏。

陆沉有些不解他满含深意的目光。

陆通懂得这句话的潜台词,轻叹道:“可惜了。”

陆沉想了想,点头道:“要。”

陆沉轻叹道:“父亲……”

陆通提醒道:“那是你用性命拼出来的功劳。”

“是。”

此外,天子也在圣旨中确定东宫六傅的所有人选。

加授军务大臣、京军金吾大营主帅陆沉为太子少保。

加授军务大臣、京军骁勇大营主帅刘守光为太子少傅。

陆通喝了一口暖茶,意味深长地看着自己的独子。

“也包括他那个不干好事的父亲?”

陆沉正色道:“父亲,我对洛姑娘并无一夜风流便置之不理的想法。”

陆沉耸耸肩道:“不一定。陛下在南边站稳脚跟很不容易,无数次的妥协和退让不仅没有磨灭他的心志,反而让他变得更加强大。换做一般人在身为天子的前提下,很难隐忍十多年,伪燕的张璨就是一个例子。陛下不光有令人惊叹的耐心,手腕和能力同样不凡,那个经界法是足以撼动所有江南望族根基的谋略。与之相比,朝堂上那些权谋争斗真的不值一提。”

陆沉微微一怔,回忆汹涌而来。

这是他此生第二次主动来到京城,一方面父子二人很久没见,他自然有些想念,另一方面他和陆沉有很多大事要商讨,有些话不能通过第三人传递,必须要当面相见。

这位右相的长子从翰林院修撰一跃成为左春坊左庶子,虽然品阶只是由从六品升为正五品,远远比不上陆沉这种直接擢升超品国侯的怪物,但是左庶子这个官职很有讲究。

加授吏部尚书钟乘为太子少师。

陆沉听他说起自己的婚事,稍稍沉默之后,轻声道:“父亲,恐怕婚事还得拖上一段时间。”

“那你先前的那些布置是否要继续?”

陆通微露讥讽之意,作为一個经历过先帝朝各种混乱丑事的人,同时也是当年河洛宫中那场大火的幕后主使,他对先帝显然没有半点好感。

他没有想到陆沉会出现这种表情,仔细一想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不解风情,难道在这京城繁华之地终于开窍了?

听到父亲的提问,陆沉默然片刻,缓缓道:“平心而论,陛下是一位极其难得的仁厚天子,他对我的赏识和提携不说后无来者,至少称得上前无古人。”

加授荆国公韩灵符为太子太保。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