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求皇上赐诏!
“咔嚓——”
一声炸雷从夜空中响起,随后是淅淅沥沥的雨声,经过了一天的沉闷天气之后,终于下雨了。
风夹杂着水汽从门外窗外涌进来,将桌上的牛油大蜡吹得晃动,让房间里的影子也跟着晃动起来。
李云盯着那个名叫六子的内监,并没有说话,脑海中念头电转。
镇北大将军何兴祖,也即是燕北道节度使。
当初灵帝之乱,率领镇北军的何兴祖进京勤王,和叛军在关内草原杀得血流成河,立下了汗马功劳。
也正因此,被封为镇北大将军、燕北道节度使。
这些年来,听调不听宣,俨然是燕北道的土皇帝。
只是一直以来,何兴祖在表面上还保持着对庙堂的尊敬,该有的礼数从未有缺,甚至常常派人从燕北送来各种塞外特产。
而且每到年节之时,何兴祖都会上书为皇帝祝贺,言语之间极尽谦卑恭敬,完全就是个忠君体国的忠臣。
这诏书真要是给他写了,何兴祖以后的一切行动都有了大义名分名正言顺了。
到时候起兵作乱吞并其他节度使的地盘,怎么可能还管他这个傀儡皇帝的死活。
紧接着就见黑暗中走出两个面容冷峻的老太监,手中还拿着一根怪异的竹竿,一头用布裹着。
“陛下,可否给末将一个信物,末将也好回去给何使君复命。”
那赫然是一件特殊材质的水靠夜行衣!
六子在门外望风,来人快速向前几步,来到李云面前,将斗篷掀开,现出一张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的脸来。
他一边流泪磕头,一边口中说道:
“末将在燕北道日思夜想,日盼夜盼,就是盼着能有面圣的一天,皇上,臣等有罪,是臣等无能,让您受苦了!”
之前就听说小皇帝胆小懦弱昏聩无能,没想到亲眼见到比传言中的还要烂泥扶不上墙。
周英叹一口气,向李云说道:
只要拿到诏书,他将带领镇北军拼尽全力杀进皇城,解救皇帝于危难之中云云。
不过为了师出有名,恳请皇帝能够给他写个诏书,让何兴祖的行为得到天下人的认可。
周英起身后一边擦着脸上泪痕一边说道:
“此次何使君遣末将面圣,实在是忧虑圣上安危,昼思夜想,夜不能寐,命末将带来密折一封,还请圣上一观。”
说来说去,都是为了逐鹿天下罢了。
李云摆摆手:
“给周将军带一碗燕窝莲子羹。”
六子立刻走到门口,借着天空中闪电的光芒,向外面晃了晃手中的灯笼。
李云向六子说道:
“告诉恩海大伴,宫里太憋闷,朕要出宫微服私访。”
他的一只眼睛上面有一道刀痕,眼珠受创如同玻璃花一样,却更添一分狠辣。
粘杆处在宫里极为神秘,据说其中的太监都是恩海千挑万选的死忠之辈,个顶个的高手。
“周将军忠君体国,何罪之有!快快平身!何使君安好?”
过了一会儿,就见一个形同鬼魅的身影从雨幕之中跃出,身轻如燕,出现在门内,肩头一震,身上一袭轻盈坚韧的黑色斗篷抖动,雨水已经尽数抖落。
听到这话,周英额头上青筋直跳,如果不是为了哄皇帝写诏书,他现在已经跳起来骂娘了。
“只是……恩海大伴手段通天,实在厉害得很,朕要是写了诏书,一旦落到恩海大伴手中,那……那朕可就完了……写不得,写不得……”
诏书?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何兴祖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忠心,说实在不能再忍,已经厉兵秣马准备了很久,要起兵进京勤王,清君侧,除阉党。
深吸一口气,周英努力现出悲戚之色,颤声道:
“陛下仁德,天下感召!只是……”
他派密使前来,是什么意思?
李云眼睛一眯,终于说道:
六子有些茫然,一时间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些木然的向李云行了一礼,又重新回到了屋外当值的地方。
李云连忙做出急切的样子,伸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