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才不想在乱世谈恋爱

第208章 诸君误我(1 / 2)

第208章诸君误我

“到达河北最大城,邺城!”

远处,城墙上的门楼已经隐约可见,徐嘉树突然没头没脑地这么喊一句。

一旁的吕大小姐见怪不怪,面无表情地塞过去一条马肉干,想要堵住他的嘴。

“太美丽啦邺城,唔——”

很快,两人脸无表情,嘴里吧唧吧唧地嚼起了马肉干。

没办法,每遇到一个关卡就要宰一匹马,考虑到老爷子躺在里面的舒适性还得挑肥的杀,可不就是多了许多吃不完的马肉了吗?

在夜里用营火熏熟,抹上一点盐巴,算得上勉强可以下咽,聊胜于无罢了。

“邺城是河北最大的城吗?”,董白仔细端详那个若隐若现的轮廓,好奇宝宝一般问道:“可是看起来也就一般般诶。”

徐嘉树四处观察,发现州牧府中门庭冷落,开口问道:“不知道府中诸吏现在哪里?”

让我康康!

而徐嘉树现在的水准也能达到,却多少还是有些别扭。

看这些人懒散的样子,估计这段时间里韩馥是没什么动作。

根据徐嘉树与前面守军套到的话,眼前只剩最后一道袁军关卡横在大路上,为了避开弓弩和攻城兵器的射程,离着邺城尚有一段距离,守军不算多,只起到监视目标的作用。

将此处的哨卫驱赶走,使节团大大方方地亮出了符节和全套仪仗,城楼上的沮授看到这一幕,心知等候良久的援军已经到达,连忙下令开门,自己则匆匆离开,抢先一步去通知同僚们商议对策。

而南北两派的矛盾之所以引而不发,甚至表面上看还颇为和睦,一方面是因为颍川士人的领袖荀彧并没有出仕,另一方面就是袁本初恰好出手,以及之后的种种连锁反应。

真是的,显着你了一样

不管怎么说,这支“公孙家的商队”总算是到了邺城的城下。

嗯,卢植和刘关张的战争。

州牧府中,韩馥跪在地上听孙资宣读诏书,脸上的表情颇为复杂。

徐嘉树见他久久不愿起身,小声安慰了一下这位汉末著名软蛋,“韩使君用心王事,天子自然另有任用,还是振作些吧。”

作为交换,一旦袁绍成功夺取冀州,河北士族把持的政府将会无缝衔接,为新的州牧效力,以最快最平稳的方式帮助袁本初完成权力的交接过程。

坦白讲,也就是人家袁绍四世三公,威望著于天下才能得到如此优待。

相对本地士族而言,颍川人手上的筹码就要少的可怜,所以他们的投名状也更加金贵一些。

他们要劝韩馥投降。

“不过,这和我徐子茂aka羌人大豪柯木智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各方抓紧时间商议对策之时,卢植率先出手了。

也不是袁本初不想布下天罗地网,可古代这种通信和监控水准,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把邺城周边围得水泄不通,他毕竟是客场作战,就这么点人,要接管郡县,要监视韩馥,也就只能看住几个必经之路了。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不管冀州最后归谁,总之韩馥这个州牧的位子已经坐不长久了,于是双方默契地暂时休战,纷纷私下联系袁绍,谈好各自的条件和报酬。

到这个时候,他就算再蠢也该知道,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收服过手底下的那一帮名士们,而是被他们早早地出卖。

韩馥是个耳根子软的,看到手下的幕僚们公开劝自己投降,连装都懒得装了,心中已经大为动摇。

使节团留下一部分运粮,在精锐西凉铁骑的簇拥下径直奔向州牧韩馥的住处,这也是汉使的一贯做派,如此一来就是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宣读天子诏令,将卢植的合法性展现出来,老爷子甚至军力人望都处于劣势,所以先雷厉风行地拿住大义名分。

他终究还是没有守住自己的权位。

本来找韩馥搭话就是想问这个,你那个堪称豪华的文官团呢?

他并非没有复盘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当初推举刘虞为天子,搏一个从龙之功,大概是唯一的机会,如今一败涂地,能体面地退出,已经是他所能想象到的最好结局了。

徐嘉树擦了擦手上的马刀。

不得不说,马战还得是这玩意儿,顺手好用。

可一旦秩序消散,他们就会沦为斗兽场中最弱的血食,引得其他猛兽侧目,从而变成强者的养料。

冲卡之后,新任冀州牧进入邺城的消息却是再也不可能瞒得住了,以袁绍的情报网,城里绝对密布着他的眼线。

其他人即便是宗室重臣如刘表,也需要与当地大族联姻以及大幅放权的方式获得效忠,代价就是荆州的重要职位被蔡氏,蒯氏把持,还得默许黄祖在江夏拥有半独立的地位。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