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

第三十一章 得见天颜(2 / 2)

“好,恕卿无罪,卿但讲无妨”

“如欲广开财路唯有三法”

“哪三法”同治对阎敬铭寄予了厚望。

阎敬铭激动的站了起来,因为他要把自己窝在心里所有的话都讲出来。

“三法是发国债、举外债、鼓励民间开矿,而发国债将受制于民,举外债受制于洋人,微臣窃以为只有鼓励开矿才是最快的增加财赋,殷实国力的最佳途径”

“这是什么道理?”

“矿产属于国家所有,鼓励民间开矿只是让民得利,而不是把矿的所有权授于民,所以这种方法于国于民皆有利。”

阎敬铭面带期许的等着同治的回应,同治本以阎会对向外国借债予以肯定,但没想到阎却对开矿情有独衷,清朝最后就是因为一场保路运动而与民发生冲突而王朝覆灭,这不能不让同治谨慎,不过事到如今似乎又只能如此,也许对现在的清朝来说,开矿也许真能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阎爱卿,朕听闻你在山东任上颇善理财,不知有无此事,”

“皇上过奖了,臣并无大才”

同治看着阎敬铭许久未发一言。

“阎卿家,朕欲让卿家掌管户部,卿可愿否?”

阎敬铭向上连连叩头,“请皇上收回成命,臣无才无能不敢担此重任,还望皇上另选良臣”

同治有些不悦,厉声道:“朝廷官位不容推拖,阎爱卿接旨吧”。

阎无奈的从小太监手中接过自己的任命书,叩头谢恩,同治来到阎的面前低声道:“大清的钱就交到爱卿手中了,要给朕看好钱袋子,莫负朕望。”最后几个字同治说的很重,直到同治离开了,阎敬铭才回过神,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心说自己现在一步登天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个十几岁的小皇帝能让自己如此敬畏,难怪可以不到十岁便亲政,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傀儡,而且对自己的越级提升阎是心怀感激的,从这天起阎敬铭便在心中发下大愿:只要户部在我阎敬铭手上一天,便让户部的钱不浪费一文。

任用了阎敬铭的同治感觉压力被别人分担了,阎敬铭在清理户部的冗账时还清理出了100多万两的余款,这下可解了同治的燃眉之急,马上令户部划款20万两,找来美国工程师来架设电线,筹备电报事宜,由于资金有了保障,很快美国工程师便作好了规划,待美国驶往大清国的商船一到便让其从国内采购设备,运到中国施工,待第一批电报设备运抵中国时已是1868年的年初,虽然有时处理政务忙得不可开交,但一空闲下来就头枕窗栏凭东远望,因为在大洋彼岸始终有一个人让他牵挂。这个人虽然已经改名换姓,但是同治始终不会忘了他的名字——李海。(这个也成了同治皇帝这期间最大的心结,这种心结就像明成祖对建文帝的感觉一样,请看下章第三十二章李东洋)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