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谢书友080827051310582兄台的打赏,和痴艳兄台的评价票,感谢各位兄弟的一路支持,青牛道人在此拜谢大家!
曹操收拾心情,葬了吕伯奢一家,独自一人连夜跑回陈留,当然,没有陈宫跟随在身边。陈宫这个时候,正在刘岱身边混饭吃呢!
曹嵩花费了无数钱财当了几个月太尉,然后又被迅速罢免。冤枉钱花了,太尉的位置还没坐热,滋味还没品尝出来呢!这一大起大落,倒是让他觉得人生真是一场戏。所以,灵帝一死,他就回家养老了。
结果看到儿子曹操灰头土脸一身狼狈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不由愕然,连忙问道:“儿子,怎么回事?”
曹操看到了亲人,眼泪差点就出来了。从小到大还没有跑过路呢,这次被董卓逼得。。。。。。真是一言难尽哪!当下向父亲曹嵩哭诉一番,然后又说道:“阿爹,我与那董卓结下死仇,不死不休!如今董卓残暴妄为,我等不如大兴义兵,讨董勤王!”
曹嵩扯断一根胡须,天哪,儿子这是要造反呐,可不能由着他这么干。当下为难道:“儿啊,为父昔日为了想过过这太尉的瘾,花了不少钱,现在家中没有资财让你募兵了啊!”
曹操不慌不忙:“父亲,您不是还藏了许多钱财未动么?”然后有板有眼一五一十的说出了曹嵩的隐密宝库所在地。
曹嵩一脸震惊,指着曹操道:“小兔崽子,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曹操狡猾一笑,却是望着父亲不语。曹嵩狠狠一顿足,叹道:“罢,罢,罢!就由得你折腾去吧!”于是尽取家资与曹操。
曹操即得钱货,便于陈留举义旗,上书“忠义”,而后驰报各道,招集义兵。是时,天下动荡已久,民众不安,颠沛流离者众多。闻得陈留招募义兵,便招朋呼友,齐集而来。
不数日,刘备檄文至陈留,曹操接了檄文大喜。他正欲自己矫诏,以使自己名正言顺的举义师,但又恐各路豪杰看出破绽。正自苦闷,却是想不到幽州刘备先行一步,于幽州兴兵,檄文都发出来了。这一来,他大义的名份就已经解决了。刘备是正儿八经的朝庭左将军,大汉宗室,何况后面还有一个幽州牧刘虞替他撑腰?刘虞刘备二个加起来,可信度那就高得多了。
其实曹操不知道,他奋不顾身独闯董府的义举现在可也是被天下人传唱的。曹操得了檄文,又抄写数份,往周围邻郡发去。
一时间,各地豪杰应者如雨,他等皆是不甘蛰伏之辈,当今乱世,正好博个功名。又早知曹操之名,听闻曹操于此募兵讨董,便带了伴当,引了家兵,一路往陈留而来。
一日,有阳平卫国人,乐进,字文谦,前来投奔曹操,又有山阳人,李典,字曼成,前来相投。此二人皆通文武,艺业非凡,曹操皆留为帐前听用。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弟夏侯渊,字妙才,各引壮士千人来投。夏侯惇与夏侯渊自幼习武,一个善使铁枪,一个善使大刀。与曹操原来是同族,曹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继曹家。是以他二个与曹操乃是本家兄弟。曹操接住大喜,引入营中叙话不提。
过了几天,又有曹家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千余兵马来投。曹操知道曹仁曹洪都是弓马娴熟武艺出众之辈,心中欢喜,引入军营为将。
却说荀攸荀彧两个,弃官回了颖川,到得老家后。方才喘过一阵气,荀彧就开始说话了:“颖川四战之地,旧年就饱受黄巾之乱。我观董卓不仁,天下将乱。不如寻一隐地以保全宗族。”
荀攸不说话,荀家长辈就说了:“自黄巾以来,四海动荡,中国不安。何处可以容身以保家族?且乡人恋土,未可离也,此事容后再议!”
恰好同郡老乡韩馥为冀州牧,他对荀家荀彧荀攸可是闻名久矣。荀家不但老一辈有个荀氏八龙,这荀彧自小也是被称为王佐之才,闻名州郡。荀攸也是以权谋机变闻名。韩馥便动了个心眼,得知荀攸等弃官回乡,便想请荀家搬至冀州邺城,为他谋划。正好他新为冀州牧,身边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