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我也不会杀你,只是你的提议我不能答应。若你听说一句,时机未到,蛰伏为上。”
“将军难道不想要白波军五万将士?”
秦方摇头,他并不妄想。有郭太在,白波军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力量。郭太的心思太重,秦方是不会用他的,白波军已经成势,不是那么容易瓦解的:“时机未到,纵有百万大军又如何?大贤良师前车之鉴不远,郭帅还需思量。秦某言尽于此,还请大帅自己思量。希望他日我们不会在战场相见,若真有那一日,秦某不会手下留情。”
郭太深深的看了秦方一眼:“我也不会。”
两人同时一阵大笑,秦方吩咐:“彭北,你护送郭帅离去,路上不得有一丝懈怠。”
郭太却拒绝了:“既然敢来,自然有后手,不劳将军费心,告辞了。”
等郭太走了,秦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白波军,依稀记得一些,虽然不太出名,可这支于黑山军并称的队伍后来发展的相当巨大,最后却也是土崩瓦解。郭太此人有心思,有能力,敢赌敢拼,不是个简单角色。居然想将自己一手拉起来的队伍送给自己,这放在谁身上都很难做到,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其反噬。
贾琮死后,冀州又一次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有秦方的支持,被世家豪门称呼为‘无常’的少年们又开始了索命。不但巨鹿郡内坚定反对秦方的世家遭难,其他郡中的豪门也遭到了不小的打击。裴元绍的山贼更是当的有滋有味,逍遥自在。
对于冀州的局势,朝廷上也是一筹莫展。现在冀州最有实力的非秦方莫属,但是让秦方来当冀州刺史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公卿们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宦官外戚两派也不愿意看到。当务之急,就是选派新的冀州刺史,一定要能压得住秦方才行,要不然这只猛虎说不定那天就出来伤人了。可对于新的郡守,几方面又都虎视眈眈,都想弄到自己派系里来。一时间相持不下,这冀州刺史一事反而没有了进展。
这就给了秦方机会,他现在忙于招抚流民,冀州经历黄巾之乱后,有相当多的流民,这是秦方的一次机会。
“正方,条件是否允许?”
赵峻刻板的禀报了起来:“山中的一切安好,各个盆地中的田地也都开发了出来。他们的赋税直接交到将军府,并不用上缴其他税赋,百姓们的日子也好了起来。所带来的好处就是,粮仓里的粮食逐渐增多,将军昔日大力发展屯田生产,的确是英明之举。”
秦方有些撇嘴,这条政策什么时候也是英明之举,一旦没有粮食,人吃不上饭,那就会拼命的。大行山中的发展,一直秦方很关心的,山中不少盆地可以作为田地,在山中更有一个不用担心朝廷税赋的好处,真真成了方外之民。朝廷也不可能开口问秦方征税,就是开口了秦方也不给,谁又能将他如何?
现在他接手了巨鹿郡,是有了正经的名分,可随之而来的,也是朝廷的诏令。不管谁当官,这税赋还是要上缴的,巨鹿可不算小,经历了黄巾之乱后,大量的土地荒芜。世家豪门趁机大肆抢占无主土地,而这里面,却是秦方抢的最厉害了,因为田地的册子就在他手上,他说是谁的就是谁的。
冀州现在又是各郡甚至各县自行其事,中央朝廷一时又故不过来,这个机会,秦方自然不会放过,一旦朝廷平定了西凉叛乱,底气足了,就由不得秦方在这么闹腾了。
“嗯,可以招抚多少流民?田地和粮食都够吗?”
“田地倒是很多,都荒芜了,重新开垦一下就好了。而草原之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牛马,这些畜力也可以满足耕种,麻烦就麻烦在种子与农具,粮食也不是很足够。若将军有心招募流民,顶多两万人,在多了我们就养不起了。我们要一直发给他们粮食到秋收,这时间可不断。”
秦方也是无奈,他清楚,这已经赵峻多方筹措的关系了,两万人能吃到秋收的粮食,那可不是小数字。现在山中还不能自给自足,又要养活五万疾风军,已经到极限了。
“实在不行,我们便推迟一段时间吧。今年如果老天保佑,风调雨顺,秋收之后,我们应该能有更多的余粮。买粮实在太费钱了,比起黄巾之乱前,现在的粮食简直是天价。”
赵峻也是叹气,没办法,谁叫黄巾军闹的太厉害了呢。粮价上涨也是必然之事,就算其他地发丰收,秦方买到粮食也运不回来。朝廷上的人巴不得秦方饿死在大行山中,他们就省心了,岂会看着秦方行事?甄家是资助了秦方很多,可甄家不是万能的,他们也有极限。
不过赵峻还是坚持到:“将军,此事还是进行吧。冀州百姓受到的苦难太多了,他们需要希望,即便渺茫,也需要一个希望。您只是给他们一个希望,这些百姓就会支持您的。流民不同于生活安定的百姓,生活安定的百姓因为各种原因会听当地豪门士族的话,而这些流民却不会,他们只会听您的,就因为您给了他们希望。”
“嗯,我们在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来实施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