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纵队先头已开始渡江。”
几乎每一份电报都要求五师“继续坚持”。
李天佑期盼军委纵队走快一些——他们走快一步,这里就减少一点伤亡。然而,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五师官兵必须献身,像钉子一样定在这里。
中午时分,新圩红军阻击部队指挥部内,李天佑焦急万分,周围几乎是地动山揺的枪炮声好像听而不闻,一枚炸弹正好落在指挥部旁边,震得掩体顶上的泥土掉了下来,洒了他一身都是,他也置之不理。经过残酷的两天两夜苦战,这种场面他已经历了很多次,也许早就麻木了。他想起从广西起义以来,他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似乎从没有这次危险艰难。以前打不赢可以走,顶不住可以撤,这回却要死钉在这了。为避免更大的损失重新组织防御,李天佑几经思索,决定部队交替掩护,且战且退,在板桥铺附近的虎形山构筑数层工事,集中兵力死守。
师部刚接到军委和军团部来电:“中央纵队已通过石塘圩,正向界首前进,五师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新圩到30日六师接防。”军令如山,只能死拼了,下定决心的李天佑刚要弯腰走出指挥部安排撤退。政委钟赤兵急冲冲的跑了进来:“师长,五师十八团贺疯子派人送来一批枪支弹药和地雷。还有重机枪。”
李天佑一听,激动不已连声说:“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呀!人在那里,我要当面感谢呀!”
“连长,真的是你!”
“你是?”李天佑抬头看到一个满脸泪水的战士疑惑的问。
白春生一个敬礼:“连长,我是白春生,三班的白猴子呀!”
李天佑心头一震,忙仔细端详起来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猛的抱住来人:“白猴子,你还活着!太好了!我以为你早牺牲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白春生忙把这几年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后说道:“连长,我这次来一个是送弹药,另外是接受行动不便的伤病员。”
李天佑和钟赤兵一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令人担心却无可奈何的伤员问题就这样解决了。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也是贺丰的主意,而且已准备好了救护人员和一批物资。钟赤兵感慨的说:“贺丰团长为我们解决后顾之忧,为革命立了一大功啊!有了这批弹药,又能坚持一段时间了。”
时间紧迫,几个人来不及叙旧情。分头行动起来,李天佑安排战士分发弹药,埋设地雷。钟赤兵带领白春生等人到设在下立湾村的救护所转移伤员。
得到援助的五师战士士气高昂,杨柳井两侧的平头岭和尖背岭一线阵地在敌人的疯狂攻击下岿然不动。29日下午4点钟,红五师终于接到军团发来的电报:“军委纵队一部已过湘江,向越城岭山区进发,30日凌晨五师将防务移交给六师十八团,迅速赶到界首东南渠口,与十三团汇合,准备接防红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