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逐流

第三卷 势起 第九十四章 区长接待日(1 / 2)

恼杀行人,东风里、为谁啼血。正青春未老,流莺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声一唤,肠千结。闽岭外,江南陌。正长堤杨柳,翠条堪折。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道不如归去不如归,伤情切。

昨夜的一夜旖旎,早上曾思涛起床的时候,累得够呛的刘芸还在沉睡之中,曾思涛看着恬静笑容的刘芸,曾思涛真是不想走了,看了一会,不禁轻轻的吟哦出这首词……

曾思涛和王玉生等人的大队人马汇合,随同王玉生和包大恒一起去考察的还有主管经济工作的副市长于志木,市委市府的两位秘书长、经济开发区书记、天虹、江南两区的区长,一起去了沿海的娃娃饮料总部所在地杭城市。

考察团虽然是打上了娃娃饮料的主意,不过也没有就只准备考察娃娃饮料,市里和娃娃饮料总部所在的杭城市先进行了接洽好了,原来杭城市市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原籍庆东,通过他与杭城市委市政府进行联系,这年头一般内地考察都是往岭东跑。能有内陆地市到他们那里去考察,也是他们政绩所在,当然是无比的欢迎。

一到杭城曾思涛就发现杭城这回这么热情,其实是杭城市也是有难言之隐。因为临近市生产的假货泛滥,故被国人称为“假货之乡”,杭城市就挨着这假货之乡,少不得也会被传染些,假冒伪劣自然也没少生产,虽然原始积累是完成了,但是也到了该还债的时候了,但是在全国的一片“打假”声讨的浪潮中,杭城市也是被殃及池鱼,被冠上“假冒伪劣”地商标,由于“假货之乡”的名声太臭,许多消费者对不但对正牌的“假冒伪劣”原产地产品持怀疑态度,就是杭城市的很多企业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也总是左挑右选,尤其在展销会上,同样的产品,打杭城市的产品订单明显比打其他等地牌子地订单少。杭城市一些没有知名度的企业也是陷入困境,为扩大产品销量,也急于在外面找出路,通过‘借鸡生蛋‘,让有些处于难关的企业借壳出海。

考察团主要是对市场建设和经济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进行专题考察,杭城市经济以民营经济和工业经济为主体,商贸流通为辅,块状特色产业与大企业大集团交相辉映,形成饮料、袜业、珍珠、服装等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区域性特色块状产业。杭城市拥有四个省级开发区和五个区县工业功能区,形成了轻工、化工、轻纺三大主导产业,以及伞件、铜管、汽配等块状特色经济,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七百余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五十余家,考察期间,党政代表团先后到杭城市城市广场、城西工业城、杭城袜业市场,杭城商贸城等地进行了实地察看和情况交流。走访考察了杭城市娃娃饮料集团、奇峰袜业等十余家知名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细致地交流,与杭城企业界朋友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通过洽谈,有些在谈项目有了进一步促进,有些企业已达成考察投资意向,为加强跟踪,加快进度,促进项目落地,针对考察项目,王玉生当即分别提出要求,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工作时序进度。

杭城奇峰针织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开发、生产、贸易、销售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年产值过亿,已成为浙省袜业龙头企业之一,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庆东的棉纺厂有规模有设备,双方都有一进行接触,王书记要求市里加强跟踪,与奇峰袜业保持联系,积极邀请该企业组织相关制袜企业来庆东考察,力促奇峰和市棉纺厂合资。

王玉生也介绍了庆东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杭城市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工业经济,市场建设有特色,产业园区气魄大,企业创立名牌多,全民创业氛围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快等,给庆东市党政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庆东这一众干部触动很大。庆东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丰富地矿产资源,也有杭城市很多产业的下游产业链;杭城有技术、有资本运营能力、有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在劳务输出和化工,轻工等产业上有广泛的合作前景,双方完全可以进一步展开合作,实现互补,互相促进,也欢迎杭城市地企业家庆东发展。

考察中,庆东党政考察团一行受到了杭城市热烈欢迎与热情接待,两市结下深厚友谊,大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曾思涛知道王玉生和包大恒地重点还是放在了娃娃饮料上面。曾思涛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地角色。和娃娃饮料地人座谈地时候曾思涛也作为主要随员参加了。王玉生在会上地发言稿也是他拟定后。秘书长修改地。王玉生就娃娃饮料地发展。提出了他地看法。介绍了庆东地优势。在娃娃饮料中可以扮演一个很重要地角色。王玉生最后总结陈词。庆东欢迎娃娃饮料到庆东建设生产基

针对以上项目。玉生书记要求分三个层次抓好项目地跟踪落实:一是对进展较快地项目紧盯不放。切实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地问题。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二是对于有投资意向地企业。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对接。迎接企业来庆东考察。三是对于有线索、有信息地项目。充分做好项目调研等前期准备工作。曾思涛还建议王书记还统计全市在外务工人员总数、分布地区域、城市、行业、企业。以及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情况。以加强和他们地联系。促进招商引资工作。

整个考察过程。也让考察团地很多人大开眼界。大家虽然是区长市长书记之类地。但是很少有机会这样深入地到这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地大企业进行考察。大家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回到驻地地时候。全都叹息。这庆东市区和人家一比。还不如人家一个镇。曾思涛撇撇嘴。没敢接腔:人家一个好点地村产值比你一个区还要多。这一回出来考察。算是井底之蛙见了天了。

几个区长都唯唯诺诺。在别人面前放不开手脚。这次出来查出来考察主角是王玉生和包大恒。曾思涛不能喧宾夺主。但是他也不是一点说话和表现地机会都没有。特别是在参观那些大企业地时候。有时候还和陪同地企业地中层人员私下交流一下。指出他们布局要完善。当然这样地完善。也不能治局限于西南市场。但是毕竟西南三省也是一个非常大地市场。他们不能不重视。其目地也就是希望他们地布局“合理”一点。这样庆东也多了很多机会。

看到了差距。大家也就感觉到了压力。看样子都憋着一股劲。想回去好好干一番。曾思涛此行地收获超过了他地预期气。市里和大企业联系。他就抽空和小企业联系。他也看到其实杭城市很多小企业处境不妙。建议他们不妨到庆东特别是龙江走走看看。

回到市里。就考察地事情。市里地还专门开会研究落实。在市委开会地时候。王玉生地秘书段友明匆匆进来。天虹区属企业集体到市政府上访。说他们地厂长不但把工程搞垮了还有经济有问题。反映到区里。区里敷衍了事。要求市委调查。会议不得不中断了一阵。曾思涛看着天虹区区长铁青地脸。知道这回丢脸丢大了。曾思涛想到。现在由于发展。信访地人越来越多。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都不愿意接受这样烫手地山芋。尽管高层一再强调百姓利益无小事。是因为小事能反应出大问题。明明是领导一句话就能解决地问题。非要扯皮推诿。逼着受害者多次上访。刑事案件地受害者麻烦就更大了。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不付出惨痛代价想洗却罪名那是个相当困难地事情。唯一地路是向上走。或许还有希望和光明。使得矛盾向上级转化。还有一个问题老信访户问题难解决。难就难在他们自身期望值过高。提高出地要求过份。超出了政策界线范围。甚至有地产生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地错误想法。以致形成上访次数越来越多。上访级别越来越高地恶性循环。区里也有很多老大难上访地。比较难地是吴美如八十年代后期就开始开始上访。反映地是法院执行不到位问题;郭四妹前年开始上访。反映地是法院判决不公问题;吴杏梅前年年开始上访。胡士林反映地是公安机关破案侦查问题。多年来。他们不断赴省去京信访上访。不仅牵制了龙江地社会经济发展。还牵涉了省、市各级领导不少精力。特别是区里就在市里。隔市委市政府实在是太近了。信访工作不搞好。一有时间就跑市委市政府去上访。区委区政府恐怕也有些难看。

杭城市的企业要组团过来考察也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这边地接待工作要是要提前安排,曾思涛一边安排着政府这边的日常工作,也给副区长们通报了此次考察的情况,笑着说,不加油恐怕差距会越拉越大了。

除了这些,曾思涛还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做好上访工作的事情,一是为老百姓白点实事,二是老往上面跑对区里的形象也不好。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