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大传

一百六十二回 忠王李秀成(2 / 2)

穿过黄缎包扇的朝天门,李秀成直奔金龙殿上。等了一阵,天王在左右宫女的扶掖之下缓步走了出来,喘吁吁地坐在龙椅上。九年的深宫生涯已经让他的身子彻底垮掉了,他的头发稀疏,面色潮红,两颊的赘肉与粗肥的腰腹恰成正比,走不多远就要停下来歇上一口气,早已找不到半点当年那个布道天下、戎马疆场的天王的影子,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流连花丛酒池的半老头子。天王坐定之后,瞧了一眼跪在阶下的忠王李秀成,并没有赐他起身,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忠王,你回来了?”

天王并不向以往那样称他秀胞,而是直呼他的爵号,这让李秀成的心里沉了一下。循例三呼拜舞之后,李秀成发现跟着天王进来的陈玉成满脸铁青,似乎刚刚发生了什么极其不愉快的事情。不用问,一定是他们的围魏救赵之计遭到了天王的反对……

李秀成还没想出来应对的策略,一阵暴风雨就降临到他的头上:“天京遭受清妖重重围困,这个节骨眼上你不留下来保守天国的都城,却要偏师去攻什么湖杭,这是想借机逃走吗?朕明白得很,英王若不是受了你的挑唆,也不会出这鬼主意!你自己去外面问问,有多少人在说你的闲话?前几天朕过万寿,你就推辞浦口局势紧急不肯回来,怎么现今要打湖州,浦口的局势就不紧了?就能离得开你了?李昭寿反了,他可是你的爱将,难道他这是去替你探路的吗?”

李昭寿反叛,自己难辞其咎,李秀成早已料到。可是他却万万想不到,天王万寿的时候他不肯因小失大,放下浦口防务赶回天京,这也成了罪名之一!李秀成百口莫辩,抬起头来望着干王,希望他能帮自己说上两句公道话。在英王与忠王四道目光的注视下,洪仁玕咳嗽一声,开口道:“说真的,忠王,眼下如何保住天京才是第一位的……那围魏救赵之计,万一成了好说,可要万一不成呢?把兵力抽出去攻打江南大营,万一江北大营跟罗泽南联手来袭,谁去抵挡?”洪仁玕罗哩罗嗦地还说了一大堆话,中心思想无非就是:李秀成不能离开天京半步!

殿外是北风呼啸,殿内熊熊燃烧的火盆烘得一身皮裘的李秀成汗流浃背,可是他的心里却如御沟里混着冰凌的水一样地冰冷。忠王,忠王,原来这个忠字也是一钱不值!李秀成低着头,默默地接受着天王的训斥。他被命令返回天京的忠王府居住,暂时不准离开京城;江浦与浦口二地的防务,因为薛氏兄弟都是李秀成的亲信,洪秀全也在干王的撺掇之下把他们尽数撤换,改以别人负担镇守之责。李秀成心死如灰!

李秀成拒绝了几位同袍旧部为他接风的要求,一个人回到了忠王府。富丽堂皇的府邸此刻只让他感到彻骨的冰冷,天王啊天王,为什么你就不能明白我李秀成的一番忠心呢?部将郜永宽捧着一件大氅站在身后:“忠王,天气寒冷,多加件衣服吧。”

“永宽啊,你退下,让我一个人清净一会!”

郜永宽并没有遵命退去,而是低声嘟哝道:“陛下待忠王如此,忠王又何必死心塌地为他卖命?”

李秀成浑身一震:“清妖的细作找到你头上了?!”不得不佩服罗泽南这一手,他自从收降了许多天国和捻军的叛徒以后,便利用这些人过去的关系网,或是同乡,或是旧部,要他们四出游说天国将领叛降。投降过去的几个大将不但既往不咎,还能够封官晋爵,这就对将领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光是安抚部下人心,就已经让李秀成疲于奔命了。郜永宽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把头偏了开去,躲开李秀成那两道咄咄逼人的目光。

“你们要降的,我不拦着。但你们不要来劝我降。来劝我降者与叛同罪!”李秀成咬着牙,一字一顿地吐出这句话。郜永宽欲言又止,终于叹了口气,蹑手蹑脚地退了下去。偌大的忠王府,只剩下李秀成一个人站在深冬的积雪上,清冷的月光照着他苍白的脸颊,隐隐可见一滴晶莹的泪珠滑落下来。

第二天,李秀成再度进宫求见天王,跪在洪秀全的脚下,请求以老母、妻子尽数留京为质的条件准许自己围魏救赵的军事计划。洪秀全皱皱眉头,正要拒绝,陈玉成忽然在旁边也跪了下来:“陛下,小官也情愿留在京师,倘若忠王有半点异心,陛下可以立刻取小官的项上人头!”李秀成惊讶地望着陈玉成。他们两个平时不是没有嫌隙,甚至还爆发过几次不小的争执,可是此时此刻陈玉成却敢于拿性命来替自己担保,李秀成知道他是以大局为重,以破江南大营为重,一时间眼眶不由得湿了。

洪秀全也大为动容,陈玉成和李秀成乃是目下天**务的两根顶梁柱,他们两个一同如此哀求,就算李秀成要反,英王总不会也跟着反吧?思谋了半天,他终于沉重地点了点头:“好!朕就准你这一次。”

“谢陛下隆恩!”忠王和英王一同叩拜在地。

回转头,两人便在忠王府上开始商议具体的方略。说什么感激的话都是多余,此时此刻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李秀成心里明白,尽快打破江南大营,解除天京的困境,就是对英王最好的报答了。他绞尽脑汁琢磨着和春,琢磨着张国樑,终于,一个看起来十分完美的方案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了。

按照李秀成的构想,一开春,他便召集各路天兵二万余人,先取南陵,经清弋江镇和马头镇,绕过宁国府,进占广德,留下一部分兵力守城以备接应,进入浙江地区之后随即分兵二路,一路佯攻湖州以牵制清军,自己则率精兵六七千人以缨帽号衣冒充清军,经武康日夜兼程,奔袭杭州。与此同时,英王陈玉成屯兵淮河沿岸,摆出一副即将反攻安徽的姿态,虚张声势,掩护江南的攻杭救京行动。

杭州的守备果然十分空虚,兵勇加起来才不到三千人。围城六天,杭州城垣便在太平军猛烈的炮火之下轰然倒塌,连同浙江巡抚在内的数十名官员一同被杀。三月中旬,刚刚进驻杭州城的忠王召集诸将,在巡抚衙门讨论下一步的方略。他已经料定和春必定会派兵来援,眼下议论的重点只是放在应当循哪条路线北返回攻江南大营最快、最出人意料。就在众人的意见几乎都集中在出天目山小路这一方案上的时候,李秀成忽然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那是来自天京的一道金牌,天王陛下急召他回京!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