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厉害?”廖磊怀疑地问。
黄绍纮认真回答:“的确如此。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满腔激愤热血沸腾。后来我问伯庸如何写出这等令人心潮澎湃的文章来,哪知他毫不在意地告诉我说自己地文章差远了。还说什么德队中有一个下士传令兵名字叫什么来着……对,叫希特勒!伯庸说那个传令兵说出的话一定会让世界疯狂,他自己永远比不上。”
博览群书的廖磊抓抓脑袋想了很久,莫名其妙地说道:“这么厉害的人我怎么没听说过?”
黄绍纮笑着说道:“走吧,你就别想了,伯庸脑袋里稀奇古怪的事情多了,我们哪有时间去理会那么多?梁铸到外面视察海防工事也该回来了。”
※※※
根据飞机侦察回来的报告。李宗仁敏锐地感觉到日军有可能集中兵力在集安到榆林一线强渡,另一路就是丹东至长甸一线了。海军的炮火协同是日军无论如何也不会舍弃地。为慎重起见,李宗仁将自己的判断用密电地形式发给白崇禧,征求这位军中“小诸葛”的意见,白崇禧的回电果然与李宗仁的判断不谋而合,并指出:日军的主要兵力不会放在丹东一线,而是战斗力稍弱的东北军也就是如今的第十一集团军地防线。李宗仁认为有十一万重兵防守的集安不是日军想攻就能攻下来的,第一集团军的战斗力和装备都不差。所担心的倒是临江一线,为此李宗仁特意与各防线官长都通了个电话。但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没有料到,镇守集安右翼主要阵地的孙良诚惊恐之下会临阵脱逃,从而导致了集安防线的大规模溃败,甚至几乎丢掉了通化城。
本庄繁率领满蒙远征军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九总共八个师团十五万余人,原定兵分三路于九月十八日跨过鸭绿江攻取丹东、榆林和临江,随后向辽东全面推进。但是最新的情况表明,丹东至长甸一线在素有“钢军”之称地李宗仁第四集团军十五万人马的严密防守下。已经变得相当棘手了。李宗仁的这个集团军不但装备先进作战勇猛,而且新配备了两个名副其实的装甲旅,连续一个半月修筑的钢筋混泥土工事和十几道铁丝网也令日军望而生畏。
经过再三的研究和讨论之后,本庄繁决定将主攻方向定在十三万东北军把守地榆林以北至临江防线。先以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这三个师团在丹东至榆林一线发起大规模的佯攻,由海军提供炮火支援,再集中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九这四个师团七万五千人。分头并进拿下临江,夺取临江之后一部顺着铁路南下夹击集安一线守军,另一部直取通化,随后坚守等待十余万后续部队的到来。第九师团强渡鸭绿江,经兵力薄弱的十三道沟攻打龙泉和双岔沟,随后迅速向一百公里纵深的松江推进。刚刚赶到新安的第二十二、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三十一这四个新编师团八万人马担任后备队。
九月十八日临晨五点,借助夜色已经到达攻击位置休息了一个小时的日军终于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开到鸭绿江江口的十余艘日本海军战舰所有的大口径重炮齐鸣,与日本陆军第十、第十一、第十二这三个师团地两百多门各式山野炮一起,将无数炮弹倾泻倒丹东区域第五集团军地防守阵地。震天动地的爆炸声连续进行了足足二十分钟。靠近海岸线地第五集团军王天培第八路军的防御阵地,在威力巨大的舰炮轰击下几乎土崩瓦解。两千七百余名官兵在第一轮的炮火中丧生,伤者不计其数,整个阵地焦土松动浓烟滚滚。六点刚过天色微明,第四路军在军长蔡振云的带领下进入阵地增援救护,十分钟后从辽阳机场起飞的战机赶到鸭绿江口上空时敌舰已没有了踪影,四十五架战机只能对准还在渡江的日军狂轰乱炸一通,倾泻完所有的炮弹才悻悻离开。李宗仁接到报告,丹东至长甸一线的敌人全都快速撤退脱离战场。他心中暗呼不妙,连忙摇响辽阳机场的电话,命令空军立刻增援临江至榆林防线,阻止日军向这两个方向发起的进攻。无奈四十五架飞机还在回航途中,剩余的十五架战机只能匆匆起飞,尚未到达战场上空就与二十四架等待已久的日军战机相遇,一场敌众我寡的空战牵住了华夏空军的脚步,三十多分钟的缠斗之后击落日军战架,击伤两驾,自己也只有三架战机逃了回来,援助临江至榆林一线守军的战术意图没能实现。
临晨五点临江和榆林一线的战斗同时打响,日军在集安和临江两个攻击点几乎布置了所有的大炮,在成百上千颗炮弹的打击掩护下,日军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九这四个师团七万五千人,分布从榆林、集安和临江三路强度鸭绿江,日军几乎是紧跟着自己的炮弹弹着点前进,驻守榆林防线的第五军熊式辉部顶着敌人的炮火,向上岸之敌发起猛烈打击,将一度冲到阵地前方一百米左右的四千多名敌人打退,熊式辉及时组织炮火向日军的渡江点覆盖,紧接着一声令下一万五千官兵冒着日军的炮火向敌人发起冲锋,一举将一万余名刚刚渡过鸭绿江的敌军击溃,以自损五千余人的代价干净利落地歼灭日军六千余人,俘虏日军一千三百多人,粉碎了日军第十三师团强攻榆林的阴谋。
伤亡惨重的第十一集团军两个军前赴后继阻挡了日军第十九师团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上午九点四十分才告一段落。半个小时后,日军第二十二、第二十四两个新编师团到达战场,立刻加入了第十九师团的攻势,以将近五万人马的庞大兵力,分六路在炮火的支援下再次强渡鸭绿江,向临江守军发起更为猛烈的进攻,王以哲和马占山及时率领两个军三万八千人马投入战斗,与前沿阵地的三万弟兄一起进行顽强阻击,三百多门山炮和野炮同时向渡江之敌炮击,只见鸭绿江两岸火光熊熊浓烟蔽日,遭受巨大炮火打击的日军浑然不惧,高声狂叫奋勇冲过浮桥,向守军阵地发起进攻,前面一排排的倒下后面的仍然一如既往向前冲锋,一层一层毫不犹豫,这种宛如自杀的行为让守军官兵心惊不已,许多脸色苍白的士兵一度因为震惊不已而忘记了开枪,在长官高声的叫骂踢打下才重新向敌人射击。
临江一线经过前后六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日军的尸体布满两岸,江中的六条浮桥被炸断了五条,对岸前移的日军炮兵阵地在第十一军团军优势炮火的打击下损失过半匆匆撤退,日军成千上万具尸体充斥江面,清澈的鸭绿江水被鲜血尽染红潮十里,五万余名疯狂的日军最后全身而退的不到一万五千人。
占据地利的第十一集团军伤亡惨重,一万一千余名官兵长眠在鸭绿江西岸,两万三千余名官兵退出了战场,其中团级以上的官长就牺牲了六十一名,两道阻击阵地已被炸得七零八落不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