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四卷 同仇敌忾 第六章 妙计连环(1 / 2)

第六章妙计连环

回到宜昌大营的袁祖铭深感失意,自从两年前走出贵州之后一直跟在别人的后头瞎胡闹,每一仗下来别人都升了官发了财,自己还是当初那个拥护北伐的边缘人,还是出兵时的那个中将,就连躺在家里享福的周西成都比不上。当时出来就因为一时之气,原以为自己的三四万人马也算不少,哪知与人家的队伍一比差点没气得上吊。别说新桂军,就拿唐生智的湘军来讲,人家什么时候正眼看过自己?要不是周西成念旧,连宜昌这块倾斜的地盘他都保不住。

在唐生智身后一群各怀异心的所谓俊杰的鼓动下,袁祖铭以为自己真的兵强马壮了,还真的相信云南和四川的同盟军将周西成打败之后自己能重新入主贵州,于是毅然起兵率先封锁了整个鄂西,并在所谓的新党特派员的主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内部改造,没想到一万多官兵大烟没戒成枪倒提不起了。原来鼓吹的四十万有新党先进思想武装头脑的军队,一定能趁政府军大部忙于河北山东抗日之际一举攻下南京,随后占据富裕的江浙和两湖,再依靠长江天险据而守之,分兵十万迅速扫平两广从而达到统一半个华夏的第一期战略目标。

这一荒谬的想法是如何主宰袁祖铭发热的头脑,至今他还弄不明白!只知道自己这群乌合之众还没动手就给人家死死围堵起来,连糊里糊涂的唐生智也在别人地煽动下丧失了理智最后的退路也没有了。好在南京中央政府没有赶尽杀绝放了大部分人一条生路,袁祖铭才得以重新回到鄂西苟延残喘,依靠早已不堪搜刮的宜昌和恩施保住三四万人马的粮饷。

但袁祖铭万万没有想到,南京政府竟然向全国通告,说他袁祖铭会坚决阻截打击正在向鄂西退却的唐生智部,正当他恼怒不已大骂南京政府卑鄙阴险的时候,穷途末路的唐生智败军在怀疑和怨恨之下。毫不留情地向宜昌发起攻击,只有半天功夫袁祖铭地“双枪军”就溃不成军疯狂向南面逃串。有口难辩的袁祖铭绝望之下只能随着自己惊惶失措地下属一起逃回湘北常德地区,只见周西成老兄已经笑眯眯地摆酒等待多时了。羞愧难当的袁祖铭从此心灰意冷回到贵州老家做起了地主。

唐生智的军队尚未站稳脚跟,曾少坤率领装备精良的第十五集团军两个军和张成率领的第十四集团军一个军随即杀到,疲惫的唐生智部有如惊弓之鸟迅速撤出宜昌向恩施急退,临走时还未忘记将宜昌城洗劫一空。眼看恩施就在眼前,谁知几天前还在一个酒桌上憧憬美好未来的刘湘领着两个军摆起全力阻击地架势。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唐生智众人大怒,利用身后追兵尚有五个小时才能夹击的时差。向可耻的叛徒刘湘部发起猛烈冲击,只见炮弹如雨喊声连天,近八万军队在狭窄的恩施城外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经过四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双方死伤惨重,唐生智部情急之下只能领着两万余残军向西北方向逃串,只剩下一万多人马的刘湘也无力追击,眼睁睁看着仇敌渡过长江进入陕南。一个多小时后曾少坤带领地两个军赶到,只能干些清理战场的脏活了。

曾少坤大度地将所有的缴获送给刘湘。并集合队伍要立刻班师回宜昌,一脸硝烟的刘湘拉住曾少坤的手,告诉他自己的人马必须得回到川东修整,恩施地防务就拜托兄弟了。双方谦让良久,终于还是伤痕累累的刘湘抢先离开。

七月六日,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联合向全国发布嘉奖令。刘湘将军领导的正义之师,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取得消灭叛匪两万五千余人的佳绩。鉴于刘湘将军为华夏政府的平叛做出的杰出贡献,晋升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中将为上将,同时推举刘湘将军担任华夏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府免除四川两年的赋税之外,还给予第十三集团军一次性奖励一百万元。此令一出刘湘甚为安慰,但他与盘踞陕南的唐生智部队的仇恨再也无法化解了。

※※※

七月三日临晨,特种大队二中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二十一名重要战俘押送到了南京,立即进入特种大队设在紫金山下地基地与外界隔绝。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和中央政府政治部地特别工作组随即进入,对二十一名俘虏进行盘问、核实身份、拍照取证等。所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过二十四小时的紧张工作。工作组带着详实地俘虏资料和前线历次战役缴获的大批日军文件、密电码回到总部。一个星期之后,由全军抽调的十一名经验丰富的密码编发精英和七名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了华夏军队第一个专门监听破译密码的队伍,对外称之为“华夏气象研究所”,驻地就设在紫金山上,距离特种大队的秘密基地有六百二十米的直线距离。

七月三日上午九点,两辆全封闭的运兵卡车在前后各四辆坐满武装士兵的大小车辆护卫下,缓缓离开济南城第五集团军大营,一出城便提高速度向南疾行。中午车队沿着津浦线一路南下,进入泰安境内立刻有第五集团军留守师第十七师沿路保护,车队未作片刻停留穿过泰安继续向南行使,下午四点安全抵达曲阜,在第十七师一七一团驻地停下。驻地官兵严密封锁了一公里以内的所有道路,占据了军营周边的制高点紧张地对四面进行警戒。

汽车加满油补足水,八辆护卫车上的官兵轮流下车进餐完毕后也都陆续回到车上。这时护卫队的一名上校带着几名官兵,将两大篮子地窝窝头和几十个军用水壶送到中间那两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运兵车后面。上校用手敲击四下铁门,五秒钟不到车尾铁皮门打开了一条细缝,一名全副武装的中尉接过一大篮子食品和十多壶水立刻关上铁门,第二辆车也如法炮制。三分钟后上校向驻地的几位团级主官敬礼告别,上了车迅速向南疾驶。

望着消失的车队方向,驻地的一位中校对身边的上校问道:“团座,什么任务要总部警卫团长亲自护送?”

上校团长摇摇头回答:“我也不清楚。这种事情我也是第一次碰到,他地这帮家伙连我都不让靠近!估计不是银子。看卡车的钢板和轮胎压痕不像是重物。”

“我想起来了!”中校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立刻压低声音说道:“一定是传说地重要俘虏,总部将他们押送到南京去!”

上校重重地点点头:“只能是这样了!”

与两位驻地官长做出同样判断的还有一人,此时三公里外的山梁上一位身穿当地农民服装的大汉快速收起望远镜走下山梁,到了半山腰立即用日语对一位坐着的男子发出命令:“发报:据观察车队押送我方人员的机率很大,从中间两辆封闭卡车送上的饮水和食物判断,每辆车上至少有十五人乘坐。”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