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三卷第三十五章 暗度金针(1 / 2)

第三十五章暗度金针

军事战场上捷报频传,由白崇禧指挥的东路军所向披靡于二月二十八日占领杭州,由何应钦率领的第一军主力也随后赶来。西路军兵分两路,在李宗仁和程潜的率领下,一路从黄梅、广济和罗甸出发,连克宿松、太湖及潜山正向安庆进军;一路循彭泽、马当一线东进。大半个浙江被北伐军占领,各路势力纷纷揭竿而起宣布。北京政府任命的安徽省长陈调元的特使也已在西路军指挥部里与李宗仁等北伐将领把酒言欢。

孙传芳在张作霖的鼎力支持下,将残部与直鲁总司令张宗昌组成“安”,张氏父子也极力联合兵败后退入河南的吴佩孚组成北军大联合,计划通过津浦一线向南挺进,将主力结集在沪杭一带与北伐军决一死战!

在政治权力的战场上,武汉政府通过二月二十一日的中央联席扩大会议做出决定,宣布中央和政府即日行使权力。第二天,武汉、上海和广东广西的报纸上报道了这一消息,刘存在抱病缺席的情况下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执委和军事委员会委员,刘存给中央的回电也全文刊登在各大报刊显要的位置上,仿佛向人民昭示着武汉政府已经得到强大的新桂军的支持。一时间人民欢欣鼓舞,对结束内部纷争建立统一的新政府充满了希望。

蒋介石一派在张静江等人的控制下,按部就班地与武汉方面讨价还价。逐步由强硬对立转向协商妥协,致使武汉方面地绝大多数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在三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武汉方面更是步步紧逼节节胜利,极大削弱了蒋介石在中央政府中的权力,并就政治、军事、外交等制定出一揽子决议和法令。

然而,人们似乎忘记了一点,军权还牢牢掌握在此刻正率领三十余万北伐将士一路凯歌的蒋总司令手里。江浙财团在上海已经纠合成形,暗中支持蒋总司令的分裂行动。一步步禁锢着本就喘弱无力的中央金融体系。连才华横溢风度翩翩地宋财长在各报记者的追问下,也只能据实陈述窘迫地财政状况,那种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无助感令宋子文心灰意冷只能仰天长叹!

傍晚,走在春寒料峭的汉口南洋大楼前的街道上,宋子文显得十分沮丧:政府中对经济财政有所了解的人寥寥无几,耳边全都充斥着空洞苍白的豪言壮语而无具体的计划和方略,政府那些形同虚设地相关部门没有一个人能够给自己提供丝毫帮助。总不能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当作薪水发放给众多的公务人员吧?

宋子文气恼地一脚踢飞横在跟前的一小节枯树枝,树枝不偏不倚正落在三四米远一个迎面走来的年轻人身上,年轻人西装革履文质彬彬,轻轻拍了拍胸前的灰印便对着宋子文微微一笑。学识渊博涵养深厚的宋子文快步上前连声道歉:

“实在对不起!我太鲁莽了,请先生原谅!”

“没关系,能让宋财长把木块踢到身上是我求之不得的运气!”年轻人话语温和笑容开朗自信。

宋子文疑惑地扶了扶眼镜:“先生认识我?”

“哈哈!宋财长地大名如雷贯耳,我在报上几乎天天看到宋财长出类拔萃的非凡容貌,至于宋财长的才华本人更是心存敬佩仰慕不已。”年轻人显然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一轮赞誉从他嘴里说出来让人觉得是他的真情流露绝无敷衍:“鄙人姓杜名锦,是桂商业协会在武汉地区的首席经贸代表,这是我地名片,如果宋财长能在百忙中前来指导一二,我桂商业协会上下将不胜感激和荣幸!”

宋子文礼貌地接过名片,心里隐约感到事不寻常。他仔细看了一遍名片上的内容后微微一笑:“杜先生言重了!我知道桂商业协会实力雄厚,一直以公平诚信享誉业内,希望日后我们能有所往来。”

杜锦看出宋子文心中的疑惑和戒备,便微笑着告辞:“今天能遇到宋财长我十分高兴,但宋财长日理万机公务繁忙,我就不打扰了。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宋子文看到杜锦温文尔雅知机而退心生好感,但杜锦走出几步后又回头说出的一段话令他勃然色变。

“对了宋财长,我近日耳闻一事不知对你是否有用。”转身站在几米远的杜锦一脸平和:“我听说中央政府一个月后要在上海发行‘国民债券’,本想也认购一些以支持中央政府渡过难关,但又听说刚成立的上海商业联合会要抢在政府前面发行一种‘振兴债券’。因而不明白这两种债券之间的区别。所以也就只好作罢了!对不起打扰了!再见!”

宋子文尚未从震惊中醒来,杜锦已经消失在他的视野里。宋子文不敢怠慢匆匆赶回中央政府总部。

第二天一早。刚刚到桂商业协会武汉代表处上班的杜锦就发现大门一侧停着辆美国轿车。杜锦眼中的光彩一闪而过,便又回复了谦和文雅地神态,刚走进大门职员小李就向杜锦报告了宋子文来访地事情,杜锦向小李点点头轻快地进入会客厅,宋子文和孙科、经亨颐这三位中央大员已站起见礼,一番相互介绍之后大家坐落开始了相互的试探和摸底。

地位最高地孙科优雅地抚了一下本就油亮整齐的中分发型率先开口:“杜先生如此年轻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能够在实力雄厚声名远播的桂商业协会里担当一省经贸重任,可见杜先生之才华魄力了!”

“孙先生过奖了!鄙会中如杜锦一般的同事虽不敢说济济一堂但也为数不少。”杜锦谦逊地回答:“几位先生能屈尊光临鄙会实乃我等之福啊!如果家里知道有此喜讯一定会充满感激和敬意地。”

注重实效的宋子文微笑着问道:“我们非常感谢杜先生的及时提醒,只是不知此消息从何而来。杜先生能否赐教释疑?”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