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十三章 千里婵娟(2 / 2)

这下轮到刘存感动了:“非常感谢您舒特伦茨先生!我不知怎样表达对您的敬意。这样,你们停在钦州港的那艘‘维京勇士号’货轮什么时候卸完那些设备和特种金属材料,就可以在您愿意的时候装上钨矿和锡矿。”

舒特伦茨高兴之余有些疑问:“非常感谢您将军!但‘维京勇士号’是艘八千吨的货轮,目前您无法装满他。”

刘存开心地笑了:“不知我在港口西北部三十公里处军用仓库里的四千吨高品位黑钨矿和三千五百吨精锡矿能否装满?”

舒特伦茨激动地站起来,双手紧紧握拳在空中挥动,好一会才平静下来用征求的口吻对刘存说:“刘,今晚我想灌醉你可以吗?”

刘存也站了起来哈哈大笑:“好吧!你倒下的样子一定很可爱!”

※※※

千里之外,广州城外秀丽的东山官邸庭院内,已经总揽东征军大权的蒋总司令和党及政府主席汪兆铭、新任政府财政部长兼任广东财政厅长的宋子文、党内元老张静江等众多有识之士欢聚一堂共渡中秋佳节,大厅里热闹的酒会在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氛围中**迭起欢乐无边。

蒋总司令和汪主席、宋财长、张静江四人坐在花园里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下,轻酌慢饮娓娓而谈,蒋总司令接过侍从官匆匆送来的急电,挥挥手让他退下后方才打开观看,半分钟后高兴地向大家通报:“新桂军总司令李德邻上将发来捷报,两个小时前全歼粤北之川军熊克武部,收复北江及湘南大部地区。”

汪兆铭大为兴奋:“好消息!这可是最好的中秋礼物啊!新桂军的确是支百战雄师,几年来从未打过败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力非同小可啊!对我即将开展的东征助力实多!诸位,我暂且告辞回城,将此捷报告知各位同仁。”

送走了汪兆铭,蒋总司令三人重新落座。年轻的宋财长面对大本营的财政事务有些无处下手的感觉,无源可开无流可截入不敷出,可怜的一点广州城工商税赋也因内部的倾轧而失收,倒是广西的财经政策令他十分忌惮,就此机会又无外人他不由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按原来政府的决议,我们对广西的财政不加干涉,但如今广西所施行的财经政策渐渐成为一个隐患。”他看了两人一眼,见都在认真听取他的意见也就往下继续:“广西和目前的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除了流通大洋还发行自己的货币,这对于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必然会带来混乱,如不及时制止有可能形成事实上的独立。”

张静江和蒋总司令一样,非常欣赏这个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对他提出的财政计划赞誉有加,然而他毕竟还是个年轻人,对政治上的诸多微妙关系尚未有切身体会,没有完全领悟个中之精髓,作为同一阵营的元老自己有必要也有责任提点鞭策。

“子文目光敏锐,所言颇有道理,只是忽略了一些政治上的问题。”

张静江扶了扶眼镜微笑着对宋子文说到:“我们之所以放任广西的做法,到现在来讲也还是正确的决定!广西历来偏僻贫瘠民风未开,蛮横无礼缺少教化,常年战乱征伐不停,用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若要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这个无底之洞有进无出实乃沉重之包袱,直到两年来出了批敢想敢干的青年俊杰才略有好转。如今桂东一带民生稍有起色,广西竟然养兵六七万之多,如此穷兵黩武有多少财富方够支撑?试想,如果我们现在收回治下,除千万百姓需要安抚之外哪来粮饷养活这几万军队?若要削减军队必将面对哗变之可能,到时八桂又将陷入混乱难保不出第二个陆荣廷。因此急于收回广西实乃得不偿失之下策!”

蒋总司令非常认同张静江的看法,微笑着对宋子文点点头,也将自己的策略告诉这个年轻的心腹爱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目前我们手里的军队只有八万余人,而且外部强敌环视内部尚未完全统一,正需要新桂军这支如狼似虎的军队来帮助我们达到铲除外围军阀势力的目的,而且不必耗费我们一分一厘之财政,待我们统一广东之后,在革命大旗之感召下新桂军必将成为我们手中挥师北伐的主力军。因此,让他广西在自己的地盘上折腾不但不妨害我们的利益,相反还是我们以后数年必须坚持之策略。”

宋子文听后终于明白其中的奥妙,但心里总有那么点不踏实的感觉,他看着两位权重位高、睿智通达的元老再次提出自己的疑问:“新桂军西征唐继尧、东平粤西南,如今又在湘南粤北全歼熊克武,必将引起天下人的瞩目,凭借累累战功在党内已有很高的呼声,万一众人将刘存数人拥入中央岂不是养虎为患?”

蒋总司令赞赏地向他说道:“子文有此眼光足见已渐入佳境令人欣慰!刘存此人的确是难得一见之人才,目前与我等关系尚属亲密,此次他响应昭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除川军熊克武部,而不是趁大本营混乱之机牟取利益或停滞不前,就足以证明新桂军几位首脑的眼光和智慧不同凡响!至于子文的担心我们有足够的方法来应对。”

张静江看到宋子文还是不甚放心的样子,笑了笑说道:“子文无需多虑,在将要召开的‘党的二大’上,只要我们提出一个方案,即党龄未满五年者没有当选中央委员和各部官长的资格,就可让新桂军徘徊于庙堂之外!”

宋子文这才明白政治斗争中还有这样那样的诸多手段,不由重重地点点头,换来两位高人的开怀大笑!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