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十一章 人才难得(1 / 2)

孙逐良祖籍山东莱阳,父亲乃清咸丰年间武举,官至都统。因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得罪上官于一八八四年春被贬至广西罗城。逐良生于一**六年,少年家教森严文武兼修,十七岁入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后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六期步科,毕业后入粤军叶举部见习,后升任少尉连副。逐良秉承乃父之风,刚直冷峻嫉恶如仇,因义愤而将奸杀驻地民女的官长叶举之侄殴毙,逃回广西途中加入当时流落在粤桂边境的黄绍竑部,一步步走到今天。逐良以下有二弟逐民、三弟逐清现分别留学于法、美。

接到总部命令的当天晚上,孙逐良召集部下传达命令制定行动计划,于第二天午夜突袭宿营于环江思恩镇之敌,尽管准备充足但对手反应惊人功夫极高,自己十数人付出牺牲两人重伤三人之代价方将对手一网打尽。审讯中孙逐良辨认出为首者所说语言确为日语,其余被分开审讯的几人在诸般匪夷所思的手段下终于供认:隶属日本陆军华夏情报总部,自己只是众多派出勘测之一组,相距最近的两组如今分别在廉州湾(今钦州、北海一带海域)和湘西之怀化以南。问无可问之后,孙逐良命令将五人带到环江河畔一座无名石山下,来到一个垂直狭小、连接地下河的溶洞口时,被绑成粽子一样的五人嘶声狼嚎,孙逐良难以忘记:最后的那一声惨叫,由强而弱凄厉悠长,在狭小的深渊中回荡了将近一分钟之久。

行动结束的第二天下午,一张电文传来一个嘉奖令和一个调令:铲除隐患灭R有功!桂北情报处全体同仁晋升一级军衔,孙逐良晋升上校军衔;调桂北情报处长孙逐良赴总部任职,原副处长曹嘉升任桂北情报处长,即日到任。

孙逐良坐在窄小的渔船上,沿着桂江顺流而下向梧州飘去。他用了三天的时间,一路马不停蹄地从桂西北的宜山县,经过柳州、荔浦赶到昭平县,下了码头坐在船上才顿感全身酸痛。

一觉醒来,船已到达梧州码头,孙逐良正要登岸,张成已满脸微笑站在两三米外的岸上,招手吩咐几个下属带走船上的设备仪器。孙逐良轻轻一跃来到张成身边,两只手迅速一握随即离开码头。

进入总部刘存办公室,孙逐良和迎面上来的刘存紧紧一抱之后才豁然想起什么,迅速立正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将军,原桂北情报处长孙逐良携带缴获物品前来报道!”

刘存郑重回礼后拉着孙逐良的手坐下:“逐良了不起!这次你可是立下大功了,根据你的情报,总部行动处在钦州海滨犀牛脚镇抓获七名日本间谍,缴获一批精致的测量仪器和数十张两广沿海各地的地形图,行动科长谢华生将七人全部用铁丝固定在石头上沉入深海。这不,他刚走不久你就到了。”

孙逐良有些遗憾地说:“可惜湘西离我们太远,不然定叫他小日本有来无回!”

刘存笑了笑对他说:“逐良不用叹息,接替你的曹处长曹嘉已于前天带队秘密赶赴怀化,相信不日即有捷报传来。这个曹嘉听说还是你的表亲?”

“是。她的父亲原是家父的同门师弟兼副将,我们两家祖辈开始就多有联姻,后来两人一同被贬至广西。她生于桂林从小不喜女红之事,稍大就跟着时任桂林绿营统带的曹师叔舞枪弄棒,后在上海读完女子师范回桂林任教,耐不住单调沉闷的生活干脆辞去教职,回家协助致仕的曹师叔教徒。我回桂林建立情报处初期住在她家,整天被她纠缠比武,丫头武艺不错见我拳脚上老让着她,就改为比枪法,属下无能竟从未赢过她。后来逐渐知我身份她毅然决定投身革命,令我感动的是曹师叔开明体谅,将全部同门二十四位师弟师妹托付于我,因而也就有了桂北情报处三个月增加到一百二十人的成绩。”

“原来如此!怪不得总部盛传桂林女将惹不起,敢情是有人到桂林公干时被揍得鼻青脸肿回来,哈哈!”刘存说完愉快地笑了起来,张成想起其中的几件趣事也笑个不停。

孙逐良开心的同时也有些尴尬,毕竟曹嘉是自己的表亲又是同门师兄妹,怎么说也有些过意不去,于是连忙说道:“丫头缺少礼数,还请将军和各位同仁多多包涵。”

“逐良不用客气,我就觉得不是坏事,人才难得。”刘存笑了一会便认真起来:“倒是你初来上任,诸多公务急待处理。我军经协商决定:总部情报处更名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情报局’,将缉毒缉私科分离出去并入刚成立的政府税务稽查局,情报局增设六处为对外联络处,七处为干部训练处,其余各科均升为处级。你作为第一任局长,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孙逐良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要自己担任局长,急忙表态:“将军,属下才疏学浅,实在难以胜任如此重任,恳请将军及各位长官收回成命,属下将一如既往履行本职。”

“哦?”刘存仔细看着孙逐良,缓缓问道:“逐良是否留恋故土舍不得离开桂林?”

“不不!属下只是尚未有此能力。再说,张成兄才学优于逐良,逐良愿竭力辅之。”孙逐良诚实地回答。

刘存闻言会意一笑,明白了孙逐良的内心想法,自己一手带出的五人各有所长:张成均衡全面、孙逐良术业最精、杨勇军擅长策划、李定略机智多谋、韦雄辉心志坚毅。五人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情同手足亲如兄弟。

刘存随即对孙逐良说:“张成后日就要到广州接替陈长官的我军驻广州大本营联络处主任一职,如果逐良还有其他顾虑不妨在此对我明言。”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