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二章 言不由衷(1 / 2)

借着月光,小兵覃文春领着刘存走过一排土房子,在一间较为明亮的房前停下,他整了整军帽,上前一步立正。

“报告排长!人已带到。”

“进来!”

“是!”

刘存跟着覃文春进入房里,就看到那排长迎面走来,亲切地笑着对他说:“小兄弟果然一表人才,穿上这身衣服一下就变得精神了。”边说边友善地拍了拍刘存的肩膀。

刘存顺势握住了他的手,满怀感激地向救命恩人致谢:“谢谢长官!如果不是您及时相救,刘存早已成刀下之鬼了,不知何时才能报答您的再造之恩!”

“哈哈!刘兄弟客气了,我身为军人,保家卫民是我的职责,怎能见死不救?哈哈,来,坐下聊。”说完把刘存让到一张方凳前,刘存礼貌地等他坐下后,自己才轻轻坐下。

“请问长官尊姓?刘存也好铭记在心。”刘存恭谨地说。

“刘兄弟就不用再客气了,我姓李,名克凡,柳州平马人(今柳江县),不知刘兄弟你哪里人氏,为何流落到此?”说完换了副询问的表情看着刘存。

刘存二〇〇一年毕业于武汉华夏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广西地矿局地质勘测处工作。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恰好碰到为期两年的全广西区矿产资源的复查,使他有机会查阅了众多的地质资料,其中包括大量的根据地方志得来的历史资料,以及建国以来广西大部分勘测报告和开采记录,甚至包括邻省的矿产资料都有涉及。四年来,他因工作需要到过广西很多的地方,加上在学校时所受的教育,或多或少对目前的年代有些印象,因此对今晚上的问话他已有备而来。

“小弟今年二十五岁,出生于宜山县。我六岁的时候,家里生活日渐艰难无以为继,家父卖掉田产,与家叔一起携家出走广州,随后飘泊辗转到南洋谋生。在我十五岁的那年春天,家父及家叔所在的矿山因连降大雨不幸被滚滚而下的泥石流所吞噬,整个矿区二十多户人家六十多口人全部遇难……”

说到这里,刘存眼前仿佛真的浮现泥石流的灾难,联想到不知在哪的亲人和自己目前的处境,不禁泪流满面,哽咽难言,连带李排长和小兵覃文春也双眼微红满脸忧伤。好一会,刘存止住眼泪,深深叹了口气平复了一下情感,才将后事缓缓道来:

“难发的当天早晨,母亲吩咐我到二十里外的小镇买油盐酱醋,因钱财被盗我不敢回家,在镇子里躲了一晚,谁知第二天一早噩耗传来,我发疯般奔回矿区,放眼望去满目凄怆,整个矿区已经被埋葬在几十米厚的泥石里。”说到这刘存抬起头,接过小兵递来的一碗水一饮而尽,才发现屋子里已经站满了人,一双双充满同情的眼睛令刘存心里愧疚之余也十分感动。

“后来为了活下去,我一路乞讨到了槟城,在码头干了两年多苦力又辗转到狮城,期间数度往返其中,做过米店帮工、工厂学徒,三年前又跟随一位陈姓矿主在安南与上下寮之间探矿,前一个月矿主不知从何处听闻滇桂交界的谷拉河段有黄金矿脉出现,于是他领着我们一行五人历尽艰辛去到那里,谁知昨天深夜被土匪所袭,惊恐之下我仗着年轻力盛逃出,慌不择路穿山过水,到了白天获救的地方已经筋疲力尽了,无奈祸不单行再次遭遇土匪,若不是长官和各位及时搭救,刘存我如今已是荒山野鬼了!在此请各位恩人受我一拜。”刘存说着红着双眼站起来,对着众人就要跪倒下地,李排长急忙抓紧他的胳膊把他按在凳子上。

“刘兄弟不必如此多礼,你虽是落难之人,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屋里的各位弟兄也全都是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不知哪一天也就去了——唉!如今这兵荒马乱的世道。”李排长说着又示意一个小兵倒来碗水,亲自递给刘存:“刘兄弟先喝碗水,不知你下一步有何打算?宜山老家可还有亲人?”

刘存双手接过,仰头一气喝干,用手擦了下嘴,满腔忧虑地说:“离家时我年纪还小,也从未听到父母提起家乡之事,哪怕还有亲戚,也不知如何相认了。”

众人也跟着唏嘘不已,最后还是老成的李排长发话:“刘兄弟,你看这样可好?兄弟你现在无依无靠孤身一人,桂西滇东悍匪无数,你要是想寻回同伴十有**希望渺茫了!如果你要回南洋又是千里迢迢耗费巨大,恐怕一时半会难以办到。我看你身板硬实见多识广,不如先留下当个差,能否建功立业暂且不说,待日后世道稍稳再另谋出路也来得急,不知兄弟你是否原意?”

李排长话音刚落,边上众人便七嘴八舌地随声附和,刘存何尝不知自己目前走投无路的处境,唯一顾虑的是不知这些军人是那个势力的队伍,但如今除了答应又哪有别的办法?

于是他真诚的回答:“承蒙李大哥及各位兄弟的关照,刘存万分感激!在此先谢谢大家了。”说完就向众人深深鞠躬。

李排长见势大为高兴,一把将他拉近身边连声叫好,每叫一声就重重地拍他一下肩膀,众人也都陆续过来抓手拍肩以示友好和接纳,一时间令刘存感动不已,流水又一次止不住流下。

等大家离去已是深夜,李排长告诉刘存明天一早带他到连部签认,吩咐刘存早点歇息便出去查哨去了。经过再世为人的剧变和一天的惊吓,刘存一贴床板立刻沉沉地睡着了。

※※※

天刚蒙蒙亮,刘存就被阵阵跑步声惊醒。他转了转酸痛的腰背,信步走出门外,发现李排长带着全副武装大汗淋淋的士兵们围着营房跑圈,仔细一数连李排长在内一共二十七人,加上东南角入口处和西北土坡上的两个哨兵合计二十九人。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