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中有位折翼天使在传道

医院7日游心得(1 / 2)

朋友们一定都度过了一个精彩的假期吧,真羡慕你们。因为我没有,尽管这个假期也很累很充实,但是不快乐,因为我的女儿病了。腹痛,腹泻,高热从28日缓慢起病,一直到昨日长假最后一天体温跌至38度以下。唉!我的老板应该给我的宝贝女儿发奖金。连生病都赶在假期,不耽误爸爸的工作。

有句话,叫做医不自医。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医生,现在家乡省级医院的专家们大多数是他们的学生。十几年前,曾经有一次母亲被怀疑肠癌,需要手术。父亲就是普外科医生,以他的资历省里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了,请了北京的专家来做手术。bxwx.org

手术当天,北京的专家建议他一起上手术台,但是父亲拒绝了。他说,我这个身份不行,如果到时候咱们的意见相左,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你是主刀,一切你说了算。于是父亲就和其他的患者家属一样等在手术室的外面。

一直到切开分离,暴露出病变部位,北京的专家再一次请他进去,他这才去看了一眼。北京的专家指着病变部位说:“你看,这看上去不太好啊!”父亲搂了一眼,点点头,说:“按照你的想法处理吧!”便随即离开。万幸的是,肿瘤切下来,送到病理专家那里看,那位老专家看了两天(第一天先看一遍,然后第二天再重新看一遍试图推翻头一天的结论)最后得出结论是良性的。不过手术的时候北京的专家安全起见,还是按照恶性肿瘤做了腹腔清扫。

十几年过去了,我父亲,母亲身体一直非常好,父亲78,母亲74岁,今年春天去了印度,尼泊尔;去年秋天去看了金字塔和塞伦盖蒂大草原,前年是澳大利亚新西兰。母亲现在每周还要看2个专家门诊,兼职一家民营医院的名誉院长,每个月还会挑几个手术做做,太大太累的是不做了。

关于这件事,我一直很佩服当年父亲的镇定,和对北京专家的完全信任,做为同一领域专家的父亲对自己妻子的病始终一言不发,这既是信任,又是担当。这真是一次过程完美,结局美好的医疗经历。但是因为父母身份的特殊性,却不能推而广之,让所有的中国百姓都有这样的体验,甚至不能惠及他们自己的孙女,我的宝贝女儿身上。

我自己也做过7年的医生,尽管现在已经不做了,但是自己家的保健医生这个工作是永远辞不掉的。一般情况女儿发热感冒,我都会带她去医院看简易门诊,请医生开化验单验血,拍片,然后自己分析结果得出诊断,自己找药治疗。就算有拿不准的地方,也可以把资料传给父母让他们远程会诊来解决问题。

所以我女儿现在已经6岁还从来没有吊过水,这个假期是第一次。因为她这次的病的确比较蹊跷,我开始按照腹性感冒治疗了三天,耽误了病情。现在想想也许像我父亲那样,带女儿去专业的儿科医院,放心交给医生治疗,许会好些。现在摸摸自己的心口,突然意识到,就连我这个曾经的医生对如今的同行也已经完全丧失了信任,这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因为医患之间如果没有信任,任何医疗行为都无法顺利进行,这是一个健康灾难。

医学本就是从失败中获得的学问,一个病从发生到确诊需要一个过程,第一眼就能把诊断彻底搞清楚的神医是不存在。病人总会想,你连我得了什么病都不清楚怎么能治疗呢?

其实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治疗本身也可以是一个诊断的方法,这当然不是说把手砍了发现病没好才确定不是手的问题。就像我女儿这次得病,医生上来就诊断是急性胃肠炎,但是我的女儿除了腹痛高热外,却没有严重的水泻,这和一般的急性肠胃炎是有区别的。

但查血结果还是有炎症,那么按照急性肠胃炎来用抗生素治疗大方向是没有错的,后来在我的建议下又查了b超,发现腹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那么就倾向于肠系膜淋巴结炎。尽管诊断会不一样,但是在治疗方法上是完全一样的,还是用抗生素。

但是病人家属不懂啊,他们会问,不是啊,和孩子上次得肠炎不一样,这次开始就是发烧,不是腹泻。而且这次温度很高啊,都40度了。而且腹泻次数也不多,不像过去喝了水就泻。

而且腹痛也不是很明显啊,没有以前重啊。这么多而且下来,对医生的信任便当然无存。事实是,对于常见病医生是完全有能力做出一个准确全面地诊断,但是这需要时间,从急性胃肠炎到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并不困难,但是这需要时间的投入,排除掉阑尾炎,肠套叠等等其他的腹痛因素。

医生可以用5分钟就做出大方向不错的诊断,但是要做到细致入微可能要几个小时,她一天要看40~60个病人,大概能给你的也就是5分钟。患者的那个挂号费大概也只能买医生这么点儿时间,如果诊断有误治疗无效怎么办?治疗无效是一个非常强的证据,有了这个证据有经验的医生大概可以再用5分钟调整诊断,给你换一个新的治疗方法,这就是现在中国的门诊医疗水平。

在5分钟的抢答时间内,挂专家还是普通号对于常见病来说诊断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医疗质量是与医生花在单个病例之上的时间成正比的,在如今信息经验充分共享的年代,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医生,有逻辑思维的医生,只要你花了足够的时间,即便资历浅一些,在诊断上你其实并不一定比专家差太多。

真正考验水平的是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用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痛苦,最低的花费获得最大的疗效收益,这才是一个医生需要孜孜以求不断提高的方向,因为这关系到全民健康和医疗效率;但是在现在的中国没有形成这个方向,医院还是把挣钱放在了首位,怕是没有几个医生在认真这样做。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