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昭在给儿子的遗嘱中,坦率承认多次掘人坟墓,用棺木作攻战之具,有此经历,所以他深感厚葬对死者并无益处。与郝昭同时代的曹操、诸葛亮也遗令薄葬,可见英雄在丧事处理上也是所见略同。不过郝昭则更为彻底,连墓地也不主张选择,所谓“东西南北,在汝而已”,这才真是将军百战,参透生死,既有英雄气概,又有达人的潇洒。
郭淮,字伯济,山西太原阳曲人。祖父郭全曾任大司农,父亲郭缊曾任雁门太守。建安中期郭淮举孝廉,为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时,召郭淮署为门下从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
早年曾任夏侯渊军的司马,后来一直留在魏国西方负责防守西部边境,并且多次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在诸葛亮北伐及姜维北伐初期,郭淮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对蜀的抵御战争,并因功不断被提升,最后受命总督雍、凉两州军事,官位升至车骑将军,死后被追封为大将军。以擅长谋划且行事精密而著称。
由于夜羽对老罗的演义,抱有极大的疑虑,所以对演义中那些不被重视的武将都曾仔细的详查过。因此在郝昭说出了名字的那一刻,夜羽记忆之中的东西,便瞬间回想了起来。当然两人的功绩也是非常的大。尤其是郭淮此人,对魏国的贡献简直是难以估量的。
不单单是郝昭和郭淮两人,这样的人物在演义中决不在少数。吴国的丁奉、朱桓、徐盛等人也都是智勇兼备的上将之材。
郝昭看着沉思不语的夜羽,稍显犹豫的开口说道:“若是先生无事,我们兄弟二人不便再行打扰,还请先生赐告名号。郝昭日后定然时刻铭记于心。”
恍悟到自己居然失态的夜羽,习惯性的一笑,笑着开口说道:“哥哥名叫夜羽,草字随风。你们兄弟二人今后有何打算呢?”
‘夜羽’!‘鬼神军师’!郝昭和一直都默不作声的郭淮同时兴奋的脱口喊道:“先生就是那个智收张绣、纪灵,大破伪帝袁术,戏弄周瑜……”
“好了好了”!夜羽没想到两人居然会对他的事情如此熟悉,不过想来他们也是听到了传言才会如此。看着两人那满是崇拜和敬仰的眼神,夜羽不由失笑出来,笑着开口说道:“道听途说之言,不足采信。你二人可有表字?”
赧然的一笑,郝昭不好意思的开口说道:“表字是我们自己取的,郝昭字伯道,郭淮兄弟字伯济。我二人不过是同病相怜,走到一起的。郝昭自幼便失去了亲人,而伯济兄弟的家人也是相继过世。因此我二人便结为了异性兄弟,同时为自己取了字号。”
“是的先生”!郭淮稚嫩的脸上满是伤感的神色,低声的开口说道:“先父本是雁门关太守,不想在先父带着小子和母亲以及一众家兵途径冀州的时候,因为袁绍下了戒严令,不许任何人随意出入冀州,所以与守门的兵士发生了冲突,不想……”说到这里,郭淮稚嫩的脸上早已经挂满了泪水,清澈的双眼也在此时充满了无限的愤恨。哽咽的开口接着说道:“不想,守门的兵士在被父亲的随身侍卫,打退了之后,便纠集了一大群人,口口声声说我们是反贼,意图造反,将父亲、母亲和一众家兵活生生的打死了。若不是小子贪玩侥幸躲过了一劫,只怕小子也是在劫难逃”!
郭淮那充满伤感和仇恨的表情,不仅郝昭早已经随着郭淮那言语清楚的叙说,引起内心共鸣,泪流满面。就是夜羽也万万没想到,当初河北大批的百姓迁移之时,竟然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想不到一场突来的变故,竟会使得出身官宦世家的郭淮,遭受了如此难以想象的灾难。
夜羽在唏嘘的同时,也不由暗自感叹。郭淮和郝昭两人居然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走到了一起,还结为了异性兄弟。人生如戏,世事难料啊!
郭淮的遭遇固然是令人闻之痛心,那么自幼失怙,经历了许多磨难的郝昭,那惨痛的经历也是可想而知了。
夜羽看着两前虽然泪流满面,却依然神色坚定的两人,心中暗赞的同时,轻声的开口问道:“那么伯道、伯济,你们兄弟二人今后有何打算?”
“先生,我们兄弟二人早已立志从军。本来郝昭当初想为河北的袁绍效力着,不过在知道了伯济兄弟的遭遇之后,郝昭便打消了这样的念头,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做我郝昭的主公。前些日子戒严令被接触之后,我们兄弟二人便一路从青州,辗转来到了这里。就是希望能够有机会从军杀敌立功。将来做大将军,到时候就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郝昭含泪的眼中,流露着坚定的神色,稚嫩的脸上,更是对此充满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