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夜羽返回‘风羽学堂’的时候,远远便看见两人依然无声的站在那里,似乎连位置都不曾移动过。暗自点了点头,夜羽缓缓的向两人走了过去。
“先生您回来了”!依然是那个稍显稚嫩中带着一丝沙哑的童音,对着缓缓而来的夜羽,非常有礼貌的行了一礼之后,开口说道。
哑然失笑一声,看来两人是把他当成这里的教书先生了。耳边朗朗的读书声,使得夜羽不由开口说道:“若是你们相信哥哥的话,就先跟哥哥回家如何?”
夜羽的言语,使得两个孩子明显迟疑了起来。双眼中不自觉流露出戒备的神色,看的夜羽颇为感慨和痛心。
或许是被夜羽的外貌和气质所吸引,两人眼中戒备的神色,随着夜羽平静的眼神,慢慢的消退了很多,却依然有少许残留其中。
微微的一笑,夜羽将两人的神色看在眼中,缓缓的笑着开口说道:“若是想好了,那就不妨跟哥哥走吧。”
看着两人那明显有些迟疑的目光,夜羽兀自的转身而去。他相信面前这两个对陌生人充满着戒备的孩子,一定会跟他前来的。他更相信自己的眼光,虽然这两个孩子,似乎是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是那自信谦和的举止以及双眼中无意间流露出的坚强和不屈,使得夜羽对两人愈发的喜爱起来。
果然,两人虽然有些犹豫,最终还是跟着夜羽一路来到了夜羽的家中。夜羽在交代刘大好生为两人梳洗一番之后,便径自来到了客厅。
良久之后,当夜羽见到刘大领着已经梳洗完毕的两个孩子,缓缓走进客厅的时候,两人依然穿着原来的单衣,不过在明显干净了许多的同时,也使得夜羽看清了两人的相貌。
同样的清秀和消瘦,同样的倔强和坚毅。不同的是开口说话的孩子,明显比一直沉默寡言的孩子大上了少许。
待刘大退下去之后,年纪稍长颇为壮实的孩子,带着一种感激的口吻,开口说道:“感谢先生的厚爱,先生若是有什么吩咐不妨明言,我们兄弟二人恭听便是。”
“能不能跟哥哥说说,你们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夜羽轻声的开口问道。
“我叫郝昭,13岁。这是我兄弟郭淮,11岁”。见到夜羽那平和的目光,郝昭不由自主的放下了戒心,也分别说出了两人的姓名和年龄。
“郝昭、郭淮”!夜羽怎么也没有想到,他颇为欣赏的两个孩子竟然是魏国后期的名将。真想大笑一番的同时,脑海中也迅速的闪过了两人的经历。
郝昭,字伯道,山西太原(并州晋阳)人,为人雄壮,少年从军,为部曲督,以累计的战功授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十数年之久,民夷畏服。
演义中提到在诸葛亮出兵祈山,攻打陈仓之时,防御诸葛亮的进攻二十余日。在拒绝了诸葛亮的劝降之后,成功的等到援兵的到来,并由此赐爵列侯。
郝昭事迹未见于《三国志》,但他留下一封遣书,流传后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份遗书篇幅不长。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冢,取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于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且人,生有所处耳,死复何在耶?今去本墓远,东南西北,在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