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正英愣住了,朝中如今当用的他谁都可以想得住,唯独这个龙金山,是草莽出身,不听大局,只凭一腔忠义,他忠的不是大楚朝廷,而是心底里的那杆秤。
“完了。”左正英越想越觉不妙,眉头倏然一蹙。
李宣赶忙走下来,抓住他的手摇撼:“左大人。”
左正英看了看李宣,发直的眼渐渐回神,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宫侍顺势递给左正英一碗参茶。
喝完之后,左正英觉得心里那股尖锐的疼痛稍停了停,只是有些头晕,他多坐得片刻,便起身,反手握住李宣握他的那只手。
这一个眼神看得李宣心中难过,左正英年纪大了,眼皮层层叠叠将一双精光四溢的眼裹在里头,到南州后,这双眼睛一天比一天发黄,发红,老人家脸上的皱纹如同融化的冰块,表层皮肤越来越松。
左正英两只手将李宣的手握在掌中,温声道:“老臣去见见这两家人,陛下用过晚膳了没有?”
一整日李宣都忙着处理六部送来的文书,没完没了地见大臣,从北方下来,折损不少官员,都要填补上去,他只有叫御史寺的韩松,麟台临时任命的一个主事过来,在册的档案大量遗失,今日才安排下去补撰。然而只要多过一天,死在路上的官员,他们的坑必须立刻填补上,否则偌大一个朝廷,竟无力运转。
幸而还有大半州府能够自行运转,除了南州直接被北方朝廷接管,随着坎达英南下,整个大楚朝堂近乎失灵,沦陷各州互相消息不通。李宣一度担心坎达英会延续黑狄的作风屠城,跑出去的探子要么没有探到消息,要么一去不返。
这节骨眼上,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如果北方遭到屠城,便会有大量难民从死城四周向南面逃亡,南州尚未有成批量的难民涌入。
然而这样的日子,十分难捱,脑门上悬着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将人的头颅扎出一个洞来。
李宣艰难道:“太傅且去,不必理会朕。”
左正英整肃容色,轻拍了一下李宣的手背,疲惫不堪的双目注视他:“陛下的龙体,是国事。您的身前有千万人为您遮风挡雨,但您自己得撑住,没有了龙脉,就要改天换地,臣民们所依附的根本,就会烟消云散。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为我大楚繁衍后嗣,江山才可千秋万代。”左正英的手掌将李宣的手紧紧合住,看了他一会,直起身,闭眼长出一口气,步履蹒跚地走向殿门,摆手示意宫侍不用搀扶,迈出门去。
·
是夜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宋虔之不得不命人就地安营,在郝九的带路下,一半人马住进村子,另一半就在村外不远处的平地上扎营。
牛油蜡烛微弱的灯火在营帐里晃动,帐子上映出男子精壮的前胸与消瘦的腹部。
宋虔之舒展双臂,换了一身里衣,白衣胜雪地盘腿坐到榻上,小指勾住脖子上的红绳,指头黏在那玉佩上,说不出怎么回事,就觉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