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知道曹大人,容若大人和自家皇阿玛的发小之情,患难之义,也知道杭州知府、曹大人这些地方官虽然不是和汤斌大人那样的清官,却也都是大清国的好官,都是一心想要在当地做出政绩,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万民。
眼看着随着海运的大发展,大运河慢慢的失去他的南北运输优势,大运河途径的几个内陆港口的地位注定要被上海港等几个海运港口代替,他们自然都心急火燎的跳起来,绞尽脑汁的想其他方法发展地方。
本来扬州比杭州好点,还有两淮盐商养着,暂时还是江南最繁华富庶的地方,但是现在太医院已经把碘提炼出来,海南和琉球的两个海盐场也已经建好,春节过后碘盐就要开始下发民间。扬州,眼看着就要退出世人的目光,曹大人自是着急上火。
望着窗外头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尤其温婉动人的回廊小桥,数着它们曲折别致的走势沉思片刻,太子殿下终于想到了一个小主意。
“儿臣粗略的说说,皇阿玛您随意听听?”
康熙皇帝没想到他还真能给扬州想到一条新的财路,立即回道:“小子快说。”
太子殿下慢吞吞的把他心里设想草稿,细说出来,“儿臣觉得,江南各地,可以大力发展地方旅游业,吸引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来江南游玩,比如北方蒙古的贵族们,周边各国的商人们。然后朝廷再给出一些鼓励和支持的举措。”
“比如,隔几个月就制定一个国假日,给全大清国的所有子民放五到七天的大长假,地方官吏除了当值的以外,都不做堂,大大小小的商人们停工歇业,学院休课。当然,都不是强制性的放假休业。”
康熙皇帝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手里有闲钱的人在有了闲暇时间后,应该会想着到各地游玩散心、增长见识。就比如你以前要求的那什么婚假、年假,都可以来个七天长假。”
“不光有充裕的时间去做祭祀祖先、举办宴会等事儿,还可以一家人到其他地方逛几天。南方人去北边看雪,北方人来南边看水。”康熙皇帝越琢磨越觉得这里头的好处多多。首先是人口流动带起来的经济流通,货币流动;其次是加强各地方的交流,互通有无。
不过他一想到货币的事儿,又忍不住头疼起来,甘醇爽口、人间至味的狮峰山龙井也尝不出来口感了。
大清国,是不是真的到了,可以开始搞那什么金融行业,开办“银行”取代钱庄,印刷纸币取代银锭铜钱,再把纸币和黄金挂钩?再想到儿子说的,原本历史上的美利坚把他们的美元和国际黄金挂钩后获得的巨大利益,康熙皇帝心里又升起一片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