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点了点头:“卿卿说得是。”而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宫人名簿上,不由得挑起眉:“这是打算做甚么?”
“万岁爷相信我么?”张清皎勾起红唇,目光盈盈地望着他。
朱祐樘毫不犹豫地道:“当然。无论卿卿想做甚么,我都支持你。你若想处置这些宫人,应该也自有你的道理。”他知道,自家皇后绝不是什么忍气吞声的小媳妇。瞧着秀丽温柔,其实骨子里极为强韧。既然祖母步步紧逼,她自是不会仅仅依靠着他来抗争,必然也会使出自己的手段来。
张清皎依偎在他怀里,浅浅而笑:“万岁爷可知,皇城里的宫人究竟超额了多少人?按照去岁的名簿与各宫的仪注进行核算,每个宫里的宫女其实都是超额的。若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包括各宫应该留的宫女,再加上负责御苑以及其他杂务的宫女,宫里顶多只需留一千五百到两千宫人便足够了。”
“记得卿卿曾经说过,眼下宫内的宫人足有七千有余。”朱祐樘低声道。
“是啊。我原打算在十年内,每年放归一部分宫人,缓缓将宫人的数量降至两千左右。不过,眼下已经容不得徐徐放归了。那便索性多放些,好教祖母有理由采选新宫人来添补部分空缺罢。”张清皎说得云淡风轻,“放归一千五百至两千宫人,也是成全人伦之情的大善事,正好为咱们未来的孩儿祈福。”
朱祐樘目光一闪,已是明白了自家皇后的心思。他微微垂首,唇贴在她的额侧,低声笑道:“若是一次放归不够,那明年便再放归一回。说不得上天知道我们行如此善举,便会尽快让咱们的孩儿降生呢?”
************
就在前朝众臣纷纷弹劾谢迁,指责谢迁耽误了皇帝陛下纳后宫生子嗣,而谢迁也一人难敌众口的时候----始终神隐的皇帝陛下忽然在朝堂上道:“采择宫妃不合祖宗成例,朕也并非只有这一种求子之法。倒不如放归宫人,成全她们的人伦大义,以此功德祭祀上天更合适一些。”
帝后打算行善举,言官们自然不会反对。历朝历代也都有放归宫人的先例,无一不是为了积攒功德祭祀上天。至于祭祀上天的目的便各种各样了,有的是祈求风调雨顺,有的是祈求宫中平安,也有祈求皇嗣的。
“陛下打算放归多少宫人?”刘吉问,“若是放得太少,怕是很难以此敬天;若是放得太多,又恐影响宫中的日常起居。故而,放归一事也不能太急迫,须得仔细算一算,才能拟定合适的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