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英同学,你是个难得的人才,要自爱呀!万万不可初生牛犊不怕虎,恣意标新立异。学术问题,倒可以各抒己见,勇于创新。但对国家政治路线政策范畴内的问题,万万不可随便标新立异。文人遭惩,历史可鉴。五七年**反右,二十多年不得翻身,惨痛呀!血的教训,你要谨慎才好。”
一位最知心的女同学,拍着她的肩膀警告说:“翔英姐,你出这个风头有啥好处?人家给你扣帽子,你受得了吗?政企分开,厂长负责制,项目投标,不是鼓励群众向****吗?不是搞自由化吗?这在过去是现行**呀,要坐牢的。就说现在不追究,谁保将来不给你算账呢,且不可如此书生气,凭一时之冲动,坏毕生之大事。”
翔英甩一下头发,报以无畏的一笑。
她想,人生于大地,又归于大地。脑能想,身能动,也就是几十年,早晚要回归那无限的漫漫幽冥之中。战天斗地,叱咤风云、造福人类,干一番大事也是一辈子,唯唯诺诺,庸庸碌碌,只看自己脚尖和鼻尖过日子的可怜虫,也是一辈子。何不活个淋漓痛快!商鞅雄才大略,不会不想到变法的杀身之祸;王叔文聪敏过人,早就料到阉党的阴谋残害;王安石博通古今,哪会不知变法之路的险恶;谭嗣同本可逃命,却甘愿引颈被杀,激起民众继续变法决心。代代英雄,何其壮烈,何其英豪!
毕业了。她走出了大学的门坎。茫茫人生,何所去,干什么?
她,工业管理系毕业生,响当当的最新专业,当今最吃香的人才。凭她的姿貌、论她的才干,找个称心如意的爱人,建立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过上甜美温馨的生活,那是点头可得的。
但,她决不走这条人生俗路。
她没有忘记儿时在十八户挨饿受冻的艰苦岁月。
冬天,她胳肢下夹着小扫帚,两个小手抄在袄袖里,流着清鼻涕,背着小篓子,跟在爹后头,去五里外树林扫树叶。中午坐在地上啃红薯,一咬一嘴冰茬子……
没钱买盐吃,哪有钱买书上学……
一年夏天,她患了急性肠炎,一连拉了三天肚子。她瘦得脱了相,躺在炕上,奄奄一息。花一角钱买三粒四环素都买不起,若不是表叔拿药来,她早没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