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吃客们就有了意见了,一些很“个性”的人就不来阿炎的摊上吃早餐了。他们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了,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一个乡下来住亲戚的女娃子,也有资格对我们城里人带答不理的?那不是反了天了吗?做的饭再好吃又怎么样,咱们还缺她那一口汤饭吗?也有一些老邻居在背地里说:“这妞儿到了城里三个月,看到这么多人来捧场啊,她就眼睛往上看了,要耍刁滑了哩。”
其实阿炎不是想耍刁滑,她还是很精心地调制自己的酸辣米粉,很用心地调馅做白菜蒸饺呀。她只是没有心情再向着吃客们笑,懒得答理他们的说笑罢了。
刘清远跟以前一样,还是每天到小摊上来吃早餐,还是每次都吃完付账走人,还是多给了钱不让找,还是没有多余的话说。
阿炎就莫明其妙地开始生自己的气。你在人家眼里是个什么么,什么都不是。人家每次都多给你钱,你就那么顺情顺理地接了,让人家怎么瞧得起你呀!就像不相干的两个人,人家凭啥给你钱呢?只有要饭的才会这样。是啊,人家是把你当成要饭的打发了,人家可怜你白给亲戚帮忙,没有工资赚,这才布施你几个小钱呀。
想明白了这一层,阿炎就不但生自己的气,而且生这个当官儿的人的气了。以后每逢刘清远再来吃早餐,阿炎就把要找的零钱先放在案板上。她知道刘清远一顿饭花掉多少钱,也知道他兜里经常装着一块或五毛的整钱。刘清远总是喝一碗米粉外加四个饺子,基本每顿都是这样,该收三毛五分钱。可他从来都是掏出来五毛,有时候是一块钱的票子。于是,以后再看到刘清远来,阿炎就在案板角上准备下六毛五分钱,一张五毛的,一张一毛的外加一枚五分钱的硬币。于是这次当刘清远递上五毛钱的票子,还没等他说“不用找了”这句话时,阿炎早把案板角上那一张毛票和一枚硬币拍在他的手心里:“找你的!”
第3章 攀龙附凤
7
从那以后,顾阿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刘清远到她的早餐摊上来。
不过,刘清远的早餐还是要吃的,每餐还是要吃阿炎做的酸辣米粉和白菜蒸饺。
从那天阿炎把找零的钱拍到刘清远手里后,巷口的吃客们就发现那个穿皮鞋夹皮包的客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部小轿车。以后的每天早晨,大家就会看到一辆黑色的小轿车从马路对过的办公大楼开过来,停在街口的拐角处,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从司机楼里出来,手里拿一个两层的不锈钢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