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上忙到过午,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苏记几个主人就关了门,先是打发了帮忙的小童们,每个人一笼灌汤包、两个小菜,文绣又给他们包了包自己做的小点。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了,那个最胆大活泼的走到门口,还回过头来笑嘻嘻地对文绣说:“文绣姐,以后有这样的好事记得还找我!”小虎更不忘向文绣邀功,“文绣姐,我也请了好多姐姐、婶婶还有伯伯来,吃咱们的包子。”一家人看他那副急切的模样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几个人收拾了店铺,坐下吃了饭。然后开始盘点今天的收入,去掉成本,这半天竟足足赚了一两银子。这还只是开张的第一天而已,以后铺子的名气响了,自然会赚的更多。苏大娘的眼睛亮亮的,文绣知道,苏大娘多半不是为了金钱,而是想着自己的孩子们以后可以不再像从前那样吃苦。
铺子果然像文绣预料的那样火了起来。每天的客人都是满满的,有的还要等上一会才会有座位。渐渐的铺子的名声越来越响,就有附近的客栈,来为客人代买早点。然后是城里的酒楼,有客人吃饭一定要点灌汤包,楼里的厨子做出来又不合客人的口味,道远远不如苏记。酒楼的掌柜也是明的,就打发伙计来买苏记的包子。这样的事一天多过一天。有时候,苏记的包子脱销,就有些客人吃了酒楼的酒菜,却吃不上苏记的包子。渐渐就有酒楼来和苏家提前订购包子。
文绣自然高兴,现在每天光供应南安城中各大酒楼的包子,就有一百多笼。苏家的人手已经不够,再加上手中银钱渐渐多起来,文绣就想让自家人轻省些,便和苏大娘商量请了两个手巧老实的妇人来专管包包子,另外又请了烧火的小工,还有泡汤的一个伙计,每人每天一顿饭,十几枚铜钱。两相便宜。
自此,苏记前厅就是玉冰打理,苏大娘负责后厨,文绣则是带了小雪和小虎负责记账。一家人将铺子经营的有声有色。
玉龙曾经在开张那日在铺子前当众表演了手碎石板的功夫,说是为了铺子开张助兴,玉龙又与几个在码头上结识的孔武有力的蛮汉子走动,兼之为铺子剪彩的确实有几位颇有名望的人物,铺子开张以来到也没什么地痞之类来打搅。文绣问过玉龙,知道已经找人与黄捕头说项,考试邻近,已经备好了礼物这就要送过去,又知道黄捕头颇爱喝酒,就从桂花树下起了一坛苏大娘酿制的上好桂花酒,再加上自己酿好的一坛葡萄酒,添在礼品里,叫玉龙送了过去。
铺子开张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