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娘子传奇之双轨版

魔幻第五章 遇婵娟金钗结缘 托终身纸伞定情(1 / 2)

清明是日,临安城百姓无分贫富,男女老幼阖家而出,或跨鞍,或坐轿,千骑万乘,轻车飞盖,如奔如追,出城拜祭游赏。环视西湖,四山晴翠,艳杏绕林,芳菲成屏,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都人士女,骈集两堤,几无置足之地,人声鼓吹,如沸似撼。然有道是道“欢娱嫌日短”,转眼一日已过大半,近了晡时,在湖畔赶趁的行脚贩们纷纷收拾行担,四下寻找市店旋买饮食。

在白堤上售卖了半日眼药的许仙因次日还要往仁爱堂中上工,故也收拾了药箱,赶着回家用饭。正走上断桥,忽听得脚下“叮当”一声,低头一看,却是碰到一枚卧于桥面上的赤金双股钗。许仙怪道:“何以今日频频拾得失物,先有荷包金镯,现又是金钗,实实为异。”言罢,俯身拾起金钗细观,但见钗脚上浮雕折枝花卉,顶端扣搭四十八瓣金钱绿萼梅钗梁,做工甚是巧,似非寻常人家所有。

许仙四下张望了一番,只见断桥亭边一青衣女子正似急切寻物状,便上前去施了一礼并双手捧上金钗道:“敢问大姐可是在寻找此物?”青衣女子喜道:“此是我家小娘子心爱之物,既蒙官人赐还,自当酬谢。官人少等,待我去唤我家小娘子到此。”许仙不及阻拦,只得垂首立于道旁等候。不一时,只闻一阵香风到前,有女声娇语:“奴家拜谢官人还钗之举。”许仙正欲还礼,一抬头却失了语,只见眼前的白衣女子虽是依俗作时令妆扮,通身却比旁人多了一分脱俗之气,若非仙女下凡,定是姮娥临世,不觉令人心生爱慕。

见许仙神思恍然,凝望白衣女子而不禁目醉,青衣女子忍住笑上前推了推他:“官人回神来。”许仙一惊,才自觉失态,赶忙低头稽首道:“适才小子多有冒犯,还望小娘子莫见怪。至于还钗之事,乃是本分,小娘子切莫放在心上,小子就此拜别。”说罢转身欲走,却被青衣女子拦住,问:“官人因何这般匆忙?”许仙答言说要返家。青衣女子问明了许仙家居何处后,拍手笑道:“我们今日恰在湖上雇了一舟,若蒙官人不弃,愿送君一程,以为酬谢,官人也可省些脚力。”许仙因着刚才那一眼,心中已为白衣女子所倾,故也巴望着能和其多处一时,便顺势应承了下来。于是三人同到桥边,上了一条等候在此的乌篷小船,彼此谦让了一番,终是两位女子居右上首,许仙左下首落座,两下对面分坐于舱内。

船离湖岸后,见许仙始终未敢举首,白衣女子便先开口道:“官人不必拘礼,我等均为出门在外之人,萍水相逢即是有缘。”许仙唯唯称是。白衣女子问道:“敢问官人可是本地人氏?”许仙答道:“小子姓许,名仙,在学时先生取表字汉文。”青衣女子在旁笑出声道:“许官人听差了,我家小娘子是问你可是本地人氏。”许仙面露羞赧之色,应道:“小娘子容禀,我先代居于东京,兵灾之年逃难到此,小子即生长于临安。”白衣女子点点头道:“敢问许官人家中还有何人?现今以何为业?”许仙答说家中父母早亡,只与姐姐姐夫同住,现今在城里仁爱堂熟药铺中帮工,今日是外出是为售卖自家所制的眼药。末了,忍不住鼓起勇气,反过来探问白衣女子姓甚名谁。白衣女子闻言笑而不答,倒是青衣女子抢着答道:“我主家姓白,先老爷生前只生得小娘子一个,闺名素贞。因着前时先老爷与夫人自处州卸任归乡途中不幸遇着风浪,尸骨无寻。小娘子从成都老家到此投亲,却不料寻人不着,如今暂于清波门外典屋居住。我乃自幼服侍小娘子的丫鬟,许官人唤我小青便是了。”许仙听后不免站立拜揖:“原是白府上的千金,小子方才失礼了。”素贞忙起身还礼道:“许官人太谦了,适才所失之钗为及笄之年父母所赠,若抓寻不到,妾必痛心不已。幸为官人赐还,此等君子之为,妾正不知该如何感谢。”许仙忙摆手道:“小子不敢。”小青看二人如此客气,心中暗笑,她先扶素贞归位,又劝许仙回座,随后暗中做起了法。

恰在此时,却听得船家在外吟唱起竹枝词:“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摇船摇过断桥边,月老祠堂在眼前,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唱罢他又向舱内喊:“钱塘门到了,天上落雨,客官下船须得小心。”许仙听闻外面有雨,也不及多想,忙从身上解下带来的雨伞,递到素贞手中道:“我家距此不远,屋宇又密,我沿人家屋檐下走便可避雨;然清波门外人烟不密,一时你二人下船时定需雨具,这伞权借予小娘子,我明日得空再去取回。”素贞感激道:“却是不当,感谢许官人厚意。妾与小青居于清波门外双茶巷口,蒙君不弃,明日专专候你来。”当下许仙离船上岸,素贞送他至舱口,二人依依惜别。

许仙回到家内用毕晚饭,将今日所遇之事对娇容和公甫一一说了。二人听罢心生欢喜,劝许仙道:“据你所言,那白氏小娘子自是对你有意的,你明日且去看看,如若不成,就以取伞之为名,光明正大,旁人也无甚可说。”许仙听得有理,便安心回房去睡,哪想翻来覆去竟不能入眠,一闭眼便似看到了素贞临别归舱时那回眸一顾,只得自叹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子,便是铁石人也当是意惹情牵的。”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