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的学堂共有五个,其中一个最小而最,名为“驾鹤堂”,是和家真正的嫡系子女才能进入的学堂,和家旁系的子女则是非天灵不收。里面的孩子不是背景深厚就是天赋惊人,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授课的也是和家修为高深、学识渊博的修士,家主更是时时关注,可以说是和家未来希望所在。这些孩童通常自幼有灵药相辅,入学便有练气二层到五层修为。有的人十几岁便能度过练气期。
第二个学堂,“南山堂”也就是和瑄即将就读的学堂略次一等,是和家旁系学堂之首。从旁系中广选弟子,灵、聪慧、毅力缺一不可。以和瑄的灵,十岁之后当可进入此学堂。
其余三个学堂相差无几,接纳和家旁系天赋一般的孩子。
和家规定,所有孩子只要有灵,都必须在十岁至十四岁之间进入学堂,免费学习。和家对后辈的重视可见一斑。各学堂均是五年招一次,招生的时间刚好错开,今年正好轮到第二学堂,“南山堂”,招收学子。
和瑄算是偷学,自然要避免招摇,所以瑄母早早就带着和瑄来到学堂后院。和瑄成了名副其实的“走后门”学生。虽然和瑄是受惠者,但是这并不妨碍和瑄心里腹诽一番。
瑄母先同女主人寒暄了一会,估计时间差不多,就将和瑄抱入后堂,放在一张矮桌上。接着对和瑄神秘一笑,轻轻移开矮桌上的打花瓶。只见花瓶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圆孔。和瑄凑近一看,对面正是学堂。从对面的情况来看,这个洞位于面向学生的墙上,但却不是正中,而且位置低矮,好像位于一张桌下,想来极少会有人注意到。和瑄不敢置信地看着瑄母,实想不到瑄母竟能在别人的地方挖了这么一个洞,而且显然是计划周详,经过实地考察的。
瑄母屈指弹了和瑄一下,“想什么呢,这个洞是早就有的。”和瑄点了点头,凿壁借光这种事果然是历史的必然。这时学堂中传来了先生的讲话声。和瑄又贴近洞口,先入眼的自然是对面的学生。兴奋者有之、哈欠连天者有之、恭谨者有之、得意者有之,不一而足。和瑄一数,约有50余人,便不再留心,只认真听先生的讲话。
先生姓和名训,与瑄父同辈。和训先是勉励了诸学子一番,接着便开始授课。这里所学自然与和瑄前世不同,虽然凡是学习无不要先从识字开始,但是看看这里的课本,和瑄就觉得很是兴奋。和训所讲之书名为《幼知录》,虽已教人识字为主,开篇讲的却是修仙的各个阶段。共计有:练气、开光、筑基、胎息与元婴。和训所讲也是如此。元婴之后呢?和瑄满头问号,只是碍于自己“见不得人”,没办法提问。可恨对面那些小孩竟无一人有好奇心。和瑄也只得先放下。和训讲课并不照本宣科,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各个修仙阶段,一一举例而言。学堂中有的孩子在入学前开始修炼,自然就是练气期的实例,和训还特地提起和瑄。和瑄此时方知自己是练气三层,不禁感叹自己的好运,暗自欣喜不已。开光期就以和训自身为例,和瑄将其所讲与父母对照了一番,发现瑄父瑄母也皆属此阶段。一回头,就看瑄母含笑点头,接着又被弹了一下。筑基期以族长为例,金丹期却举不出一例,只是说族长很有希望进入金丹期。金丹之后的胎息和元婴期都是以和家老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