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术和每日三省吾身,其他时候都和一个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孔明对于他的威胁度评估也大大下降,只是孔明不知道的是,在他走后,甜甜蜜蜜互喂桂花糕的两个人快速的停下了动作,玩得满身泥巴的孩子的脸上,是完全不同于这个年龄的沉稳和冷静。
王允在信上向徐州求援,说是长安就要被攻破,希望刘备念在自己是汉室宗亲的份上派兵来接应满朝文武大臣,在长安沦陷之后,能给他们一个安身之所,到时候,在满朝文武的支持下再次拥立小皇帝登基,立徐州为新的首都。
整篇密信写得情真意切,言之凿凿,对汉朝的拳拳忠心溢于言表,但是诸葛亮只想评论两个字,放p。
想让文武大臣到徐州来安家顺便夺了阿斗的徐州给小皇帝当新家,还真是异想天开的打算,这样想来之前他那么大方的把小皇帝交到徐州来是让小孩提前来适应水土了,但是要让诸葛亮将徐州这样让出来,绝对是不可能的。
诸葛亮是忠诚,他的确和天下很多的文人一样忠于汉室,但是汉室,不代表是皇帝,刘备是汉室宗亲,这也是诸葛亮一开始愿意见他的原因,在他看来,只要是忠于刘家的血脉,皇位,自然是有德者居之,比起现在年幼的小皇帝,阿斗自然更加被他认可,孔明坚决不承认自己会偏私。只是他相信,如果让阿斗当皇帝,他将会是一个爱护臣民的好皇帝,一个皇帝不一定要很聪明,但是必须仁徳,不得不说,就如同曹操的狡诈让放荡不羁的郭嘉倾心,刘备的仁徳也刚好符合孔明的心性,每个臣子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主公,而那个主公的品质无一例外都必须符合他们心中的一个期望,只有有了仰望,才会忠诚。
所以本来诸葛亮是想把密信烧了的,但是之后和黄忠的对话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因为他在调兵的时候迟疑了,这个时候袁术被抓,他理应快速将吕布的五万军队调往曹军前线支援赵云三人,但是潜意识里他依然感到有些不妥。一个布局者的确依赖于自己的理智,但是不得不说有的时候他们比拼的更加是一种对于时局的犀利直觉,两个同样饱读诗书兵法的文臣,他们最后成就的大小,也就往往取决于这种直觉。
水镜先生曾经说过,诸葛亮的敏锐天下无人可及。
所以诸葛亮再次翻看了高顺发来的战报,上面提到吕布救了阿斗的时候,斩了河间张颌。
张颌,袁绍手下的大将,却不在长安,而是出现在了千里之外的徐州,保护袁术而死。
死去的蝙蝠右爪细看有烧焦的痕迹,诸葛亮再次拿出那封密信,将它放在烛火上微微一照,渐渐的,右下角显现出一行篆体小字——‘袁绍出兵徐州,为保根基,不如合作。诚以长安换徐州一处安身之所。’
那是贾诩的字迹,贾诩当时被董卓李儒挟持前往长安,似乎是李儒将其家人控制了起来,贾诩在文臣中是出了名的护短,谁敢动他的家人,就是戳了他的逆鳞,诸葛亮毫不怀疑在董卓被吕布杀死这件事中,贾诩有没有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