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点儿,千万别恼着了她老人家。”
我听着连连点头,又问她:“那你呢?”
她道:“太后只说要见你,又让我回去给阿玛、额娘带个好,我先就回去了。待会这个嬷嬷会带你去见太后。马三和轿夫们会在这里等你,你出来后,他们自会送你回去。总之,你千万小心保重。如果有什么紧急事情,马三会去送消息给我。”顿了顿,她隐去往日面上每每覆着的一层寒霜,露着关切认真道:“我等你的好消息!”我忍不住握紧她的手,绽出一丝笑容,发自肺腑感激道:“玉录玳,谢谢你!”
想着时候不早了,又不便让那老嬷嬷久等,不敢再多耽搁。于是别了玉录玳,走过一旁,向那老嬷嬷行了礼,问了好,便由她带着进了神武门,又过顺贞门,沿着长街,向太后宫殿“宁寿宫”走去。一路跟着那老嬷嬷垂首恭敬而行,谨慎小心,不多视、不多言、不多行。
第36章太后
脚下密实的青砖路,长长延伸出去,仿佛没有尽头。每一块青灰色砖石都留着岁月积淀的痕迹,不知被多少宫人的鞋履踏过,更不知见证过多少或喜或悲的深宫故事。这样想来,一步一步行着时,心内也觉恭然肃穆。渐渐的,先时的紧张忐忑变成了平静,变成了淡然。
那老嬷嬷稳妥自重,一路并不言语,对我既不友好,也不轻视。只是到得太后的寝宫时,才回首温然道:“这里便是太后的寝宫‘乐寿堂’了,她老人家正在西暖阁里,你且稍候着。”
待她进去后,这时我才敢稍稍打量。但见目之所及,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想是取“六合太平”之意。又时值五月,满院玉兰、海棠、牡丹等,皆花开妍艳,好一派玉堂富贵之景。抬头见堂前一块黑底匾额,上书着“乐寿堂”三个烫金大字,正是当今皇上的御笔亲书。
不多时,那老嬷嬷便出来领我进去。却正厅里并不见一个人。细细一瞥间,但见厅内正中安设地平、宝座、宫扇、照背,地平两边安设高足香几、书案,案上放置着盖匣、册页。地平前的九桃大铜炉内幽香细细,一闻便知内烧着檀香。堂内面东还安有宝座、几案、冠架、木炕、炕桌、炕案、炕屏、绣墩、宝椅、挂屏及橄榄缸等物。正厅左边的套间便是方才老嬷嬷所说的西暖阁,右边看着便是更衣室了。整个寝殿富丽辉煌,或金或银,或金丝楠木,或紫檀、花梨,又兼珠光宝气,令人乍一看便心生敬畏景仰。
忽听细微衣袂鞋履之声,小心抬首望去,便见太后由两个老嬷嬷并几个侍女簇拥着,从西暖阁里走出。头戴点翠穿珠花卉钿子,身着青绿色二则团龙暗花绸缎女炮。略施粉黛,面容沉静。气度雍容华贵,令人心生仰慕。
我立时跪下行礼,口中朗声道:“民女参见太后!愿太后万福万寿,祥康金安!”只见太后于正中宝座上安然坐了,略略颔首,慈语温言道:“起来说话。”
依言起身,恭敬站着,略有些不安和彷徨。却见太后微微觑着眼就我面上一瞧,若有所思,淡淡道:“近一年没见了,怎么今日想着来给哀家请安呐?看着倒比先时清瘦了些,面上也有些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