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欲望:野村情事

第73章 旱灾(2 / 2)

饥饿中的河南人,后来一部分人落草为寇,有些人搭着小火车,或者推着独轮车逃难去了陕西,一路上饿殍遍野。那个社会人不如狗,野狗饿了可以吃死尸,吃的一个个膘肥;而人却只有饿死的份。那时间随处可以见到野地里的死尸,人死了就随处一扔,因为人们根本就没有挖土埋尸体的力气!

后来他又听说,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河南水、旱、蝗灾极为严重,数百万中原民众活活饿死,卖儿卖女惨不忍述。可是国民党的苛捐杂税仍然有增无威,逼迫河南人民上缴的公粮数额宽居全国之首,所抽的壮丁数也在各省之上。河南民众对国民党政权恨之入骨,视如仇寇。

一九四四年河南战役爆发后,国民党军队畏敌如虎,一触即渍,逃至豫西伏牛山区,杀人放火,抢劫民财。豫西民众利用有利时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纷纷揭竿而起围攻祸国殃民的国民党军队,收缴其枪支弹药。在河南人民的铁拳打击下,透顶的国民党军队整团整营被缴械,30万国民党蒋匪军丧失了战斗力,透顶的国民党政权被彻底赶出了河南。汤思伯的卫队、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的总部直属队就是这样被缴了枪。一向凶残暴厉的屠夫汤思伯唯恐被愤怒的民众活捉,吓得化装成伙夫只身潜逃。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在洛宁西张村怕被民众生擒,不敢乘坐小汽车,偷偷地骑个小毛驴灰溜溜地逃命。新八军军长胡伯输佩带的白金左轮手枪系何应钦馈赠,也被民众缴获。汤恩伯的嫡系第十三军,民愤最大,不管到哪里,民众认出来就打。后来十三军的官兵每到一地就诈称是第八十五军。民众一想,“八五一十三”,还是这帮坏蛋,仍旧照打不放。就这样,十三军残部被群众打得无处藏身。

豫西民众在不到一个月的短短时间内,收缴国民党军队枪支达十万余支,组成了一支支自卫武装。在洛宁,进步爱国人士李桂五组织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部队。进步人士贸湿三也组织了一支近千人的洛宁支队。这一时期,豫西各县组织起来的民众武装有数万人之多。

在豫中叶县,数千农民为求生存,发起枪粮斗争,将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授刮来的二百多万斤军粮一枪而主,分发给附近乡村的农民度荒。

一九四四年夏,豫南久旱无雨,河流干枯,田园龟裂。群众到处寻找水源,挖渠掘井,仍不能栽上秧苗。可是国民党第五战区豫鄂边游击总指挥部,仍在桐柏山区增派苛捐杂税。溃退到桐柏山区的国民党军队更是抓丁拉夫、摊派钱粮,敲榨勒索,逼得豫南、鄂北人民喘不过气来。官逼民反,七月二十一日,桐枯山南按的四十里冲,有一个叫王川的小学教师组织了七干余农民,攻入驻扎在豫鄂边天河口的国民党第五战区豫鄂边游击总指挥部。总部的特务连、工兵连、机枪连和第一大队全部被缴械。总指挥何章海被民众活捉,作恶多端的主任副官何望等十多名官兵被民众当场处决。

满仓心里暗暗打定主意,不能让嘎子沟的人继续挨饿,坚决不能,虽然他们有愧于陈家,但人饿极了是要生乱子的,要天下大乱。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