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氏王朝

分卷阅读146(1 / 2)

好衣襟,柔声劝道。湛凞直点头,将此次出巡遇到事情详细说了一番。

对于赵润玉和陆凝香的事,闵仙柔也是听得十分有趣,但湛凞去查那高旭的用意却引起了她的思虑。湛凞知道瞒不过她,索性直说,“过不了几年荣儿就五岁了,这开蒙的老师我一直头疼着。听说这高旭才华过人,让董平和马强都很赞赏,若这人合我意,我便让董平召他进翰林院,随便给他个官职,让他去教荣儿。”

闵仙柔心中一黯,什么叫“合我意”,她再明白不过,所谓才华过人,怕就是些诗词歌赋而已,能得到董马两人赏识定也是谨守礼教的。凞凞想把湛荣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不言而喻。可是毕竟这孩子是她抱回来的,是她让这孩子姓湛的,是她让这孩子的人生变成了悲剧。那时她刚有孕,想得很多,她知道女儿独一无二的尊贵会失去无数的童趣。孩童之间的情感很奇妙,她深有体会,当初失去母亲时那种突然间孤零无依的感觉让她无比恐惧,虽然即墨瑶、湛洵能给她衣食无忧的安全,但只有湛凞能让她的心找到真正依靠。这种感情不是爱情、不是感激、不是依赖,只是孩子间一种与生俱来的靠近。所以她有私心,想给女儿给女儿找个玩伴,不让女儿孤寂地长大。尤其经过那撕心裂肺、生死徘徊的生产,她的心里更多了一层母爱,但凞凞明显和她想的不一样。当然她虽然惋惜,可也绝不会为了湛荣和凞凞过不去。她只能笑着说道:“董马两人都对这高旭赞赏有加,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闵仙柔的神态怎能瞒过湛凞,但为了女儿和江山,她也只能硬着心肠装作没看见。

转眼就到了三月的科考,湛凞命人暗中留意唐咸安和赵润玉。这二人也没辜负她的期望,真得都考了个中流,不显山不露水,不过毕竟是敌营的旧臣,真想要完全籍籍无名却也困难,恰巧这时有件更大的事情发生,世人的注意都移了过去。

原来去年科考后,雪明锐大出风头,贡院授问引得许多才子掩面羞愧。不过这样一来,有些素有奇智的女子不甘老于院墙,都悄悄逃出家门,乔装来参加科考,考出的名次竟也不低,一时众说纷纭,有传为佳话的,有诋毁谩骂的,有惊奇诧异的,还有纯粹图个热闹的。不过这些女子中有几位是豪门望族,这般人家可都是礼教森严到极尽苛刻的程度,女子别说是参加科举,就是抛头露面那都是奇耻大辱,当下便纷纷呈书给当地府衙,说是女子科考是不守妇道、颠倒阴阳、乱了纲常,要求严惩这股“不正”之风。大多府衙接到这样的呈书都是搁置一旁等着不了了之,官场上混得人基本都是百炼成精的,去年科考闹事,皇上铁腕手段谁都瞧得清楚,贡院门前的血流成河让人胆颤心惊,结果怎么样?老百姓也没闹,大臣们也没说什么,士子们还不是乖乖应试。你们说女子科考是斜风歪道,那女子当皇帝是什么?这要是上了折子,不是拿自个命玩?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