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陶玉漱的叹,完颜颂的血
一月二十,清晨。
大金皇宫。
陶玉漱轻步走入军略殿,淡金色凤袍的飘带在地上轻轻拖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一名老太监赶忙迎上前来行礼,其后转头看了眼内殿趴在御案上熟睡的完颜颂,面带迟疑之色。
“皇后娘娘,是否要将陛下唤醒?”
“不必。”
陶玉漱轻蹙眉头,顾盼生辉的凤眸自有一股威严。
“陛下昨夜一直待在这里?”
“是。”
老太监点点头,其后压低声音轻叹道:“陛下一直在等着前线的捷报,只是,等了一宿,还是没能等到。”
“快宣!”
“高卫主,皇后说的倒也没错。这件事,伱捅的篓子可太大了!”
数息的死寂后,忽有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传入殿内众人的耳中。
“回陛下,呼延营寨…没了……”
这一刻,完颜颂的脑袋彻底乱了,整颗心已经被不安与焦虑所充斥,以至于他都顾不得去追究貔貅卫的重大过失。
“没了?”
“喔,有道理。”
完颜颂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脸上浮出笑意。
陶玉漱正说着时,殿外忽然快步走入一个小太监。
“陛下,不是捷报,是董翔的家眷……”
因为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陛下的一颗心全都扑在了国事上,对她的轻忽并不稀奇。
“这,老臣也没想到……”
此时此刻,完颜颂正在气头上,自然没人敢接话,就连陶玉漱也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另一边,陶玉漱凤眸一寒,转身冰冷的瞪向高凌风。
从这一点而言,却是一众妃子的不幸。
两道人影一前一后奔入大殿,二人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人率先开口。
完颜颂脑中掀起惊涛骇浪,但还是强撑着,强撑着看向另一个报信者。
听到呼唤,名为许恭的老太监赶忙转身,一路小跑着进入内殿。
“可是,皇后娘娘,我派去的乃是貔貅卫最为精锐的小队之一。三十人的小队成员中,领队者是灵身境六重的强者,副手是灵身境二重,余者也都是真身境及虚身境。”
“老臣,罪该万死!”
“可是大军主力的战报?”
未几,一道人影仓惶奔入。
陶玉漱神色恨恨,正欲再说什么时,一道冷喝忽然响起。
“为何还没有?不应该啊,按照兵棋推演,最晚天亮之前也能分出高下。”
陛下的确是一代贤良圣主,这是大金皇朝之幸。
听到回答,完颜颂有些愣神,一时没反应过来。
完颜颂冷哼一声,没有回应,但也没有继续追究,转而看向高凌风。
“陛下恕罪,臣妾一时心急,不小心僭越……”
当然,陛下也不是经常这样熬夜,只不过此番与大夏皇朝的这一战事关重大,因此才想等到捷报入耳,再安心休憩。
只可惜,也正因为如此,陛下将国事看的比任何东西都要重,同时也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扑在了国事上。
报信者先是一愣,继而低头禀道:“回陛下,主力大军那边尚未有消息,这急报是呼延营寨的苗副将传来。”
“启禀陛下,前线急报!”
完颜颂摆摆手直接打断,一脸期待的追问出声。
不过,很快,又有两道急促的喊叫声打破了这让人窒息的空气。
“这不是元山战线的两个关键节点之一?他们不是在大后方,有什么急报?”
倘若这是一个天大的陷阱,那他大金的七十万儿郎又将迎来何样的命运?
世人只知大金后宫佳丽云集,却又怎知,这些娇艳的花儿几乎个个枯萎,只能对镜自怜呢?
完颜颂冷着脸瞪了眼陶玉漱。
大金军队本就悍勇,再有董翔作为内应,这一战没道理出问题。
“老臣有罪!”
“另,以北元大营为核心的其余据点似乎也出了问题,不过具体如何,尚在打探!”
“是!”
“在敌境安然无事,反倒是在我们自家地盘上将人给弄丢了,这是什么道理?”
轻出一口气后,完颜颂忽然一愣。
虽然高凌风说劫人者来历未知,但他却在第一时间就将怀疑对象锁定在了大夏身上。
轰隆隆!!
“你知不知道,你们貔貅卫的此番过失,会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
那人赶忙点头,迟疑一阵后,硬着头皮开了口,只不过牙齿不断打着颤,说话不太利索。
“可是捷报到了?快说说,此战战果如何?我军战损几何?”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对于前线战局的影响,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听完老太监的解释,陶玉漱眼底闪过一抹复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