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号召你下乡是来建设乡村的,不是来体验乡村生活的,只给钱不干活算什么呢?
大队长面目黝黑,看着很是沉稳老实,看起来对这样的场面司空见惯。
直接就拿出记录借粮食的本子,问,“要借多少斤粮食?”
“我们每人300斤。”季明珏道。
来的路上大家已经商量过了,每人各借300斤粮食。
王明华早已经说明,在这里他们一人一个月起码要吃40多斤的口粮。
林茹当时听了都吓一跳,在城里她一个月也才吃30斤不到,甚至更少。
算作一天一斤,一天三顿,一顿差不多2个馒头。
有时候会少一些,毕竟她家还会买菜。
像姜软软吃得少,一个月才20斤左右。
但王明华也说了,在农村要下地干活,从早干到晚,消耗快,不吃多怎么行?
吃得少就得挨饿。
平时吃2个窝窝头的,这会下地估计得吃4个窝窝头。
而且自留地的菜不多,还有一部分要囤到冬天。
一顿入肚的,大部分都是粮食,菜只有几口。
粮食不吃多点,能饱腹到哪里去?
每人各借了300斤粮食,等年底分粮可以再买。
一袋已经装满100斤,直接把12袋粮食留在屋子里,记在借粮本上,大队长就走了。
林茹和姜软软试了试,两个人都扛不起来。
季明珏和于小萌让她们在这里等着,他们就一趟一趟来回。
季明珏和于小萌已经一人扛着一袋走了。
“姜同志,要不我们试试能不能两个人抬一袋?”
林茹问姜软软,她觉得就坐在这里等着太慢了,知青点离大队还是有点距离的。
靠季明珏和于小萌两个人来回就得走好几趟,这大热天的,可别中暑了。
姜软软不想动,只想坐着等季明珏。
要是别人她肯定就不理了,但是林茹不同,只好扭捏着道,“好吧,试试吧。”
两个人合力抬一袋子,还是抬得起来的。
只是两人力气都小,还没抬到一小半路程就没力气了。
姜软软:“停停停,我手要支持不住了。”
姜软软的手已经没力气了,粮食袋子直往地上倒。
林茹也只好跟着慢慢地把粮食放在地上,双手颤巍巍的,她也已经没力气了。
姜软软都顾不得形象了,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甩着手臂。
“不行,抬不动了,我不要抬了!”
林茹体力比姜软软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就她一个人她也抬不动,只好默认这个说法。
“歇歇吧,歇歇再抬。”林茹没底气地说。
林茹低着头歇息,一边敲着自己的手臂。
陡然,一双大长腿映入视线,伴随着低哑又带着点熟悉的声音在她头顶上响起。
“要抬去知青点?”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