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上门女婿后传

第五十七章 拉牛散社日(2 / 2)

玉娥笑了:这是娃他爸,吞了几口剩饭走了。

老婆子恍然大悟:我就说么,他吃得这么肯响。

玉娥偷偷地笑着……后来,玉娥逮住个机会把这事跟德仁讲了,德仁笑不可仰,轻轻地捏住玉娥粉嫩的脸蛋:恶作剧。

德仁到公安局办理了迁移证,到粮站转了粮食关系,拿肉票到肉食公司买了几斤猪肉,——前几天秀兰交了两头肥猪得到十斤奖励肉票。中午,秀兰刚切好肉,玉娥来了,他们一齐动手,炒好臊子,炒好配菜,擀好面条,调好酸汤。这时,红玉、怀玉放学了,自强领着逢春来了,于是两家八口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臊子面。下午,学生们去上学,玉娥去上班,自强拉着德仁去看“拉牛散社”。

本来,拉牛散社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特殊事件,想不到在今天成为现实。农业社成立初期,一些有耕牛入社的农户,对自己朝夕相伴、喂养多年心爱的耕牛总是恋恋不舍,甚至于半夜三更偷偷地跑到饲养室里,就是为了看一眼心爱的耕牛,摸一把心爱的耕牛。他们时时幻想着拉牛散社,也偶尔演义了一出出拉牛散社的活报剧来,但是终究成为笑谈。历史翻越了30年,在安平村这里又上演着一出新的“拉牛散社”,当然牛已经不是当年的牛,而人有的还是当年的人,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饲养室门前的场地上聚满了男女社员,有的全家都出动了,人头攒动,呼儿唤女,吵吵嚷嚷,比戏台底下还要热闹三分……自强右手拿着木槌,左手扶着桌子,一副法官的模样。旁边的桌前坐着会计和出纳,桌上放着账本,登记着各种出售物品的名称,包括牲畜在内。拉牛散社大戏开场了,副队长拉着一头大犍牛走出饲养室,啊,“二百万”,人群喊了起来,原来这头大犍牛名字叫二百万。

自强举起木槌,四下看了看,见他父亲也在台下坐着,放下心来,便大声喊道:竞拍开始!二百万,起价200元。

自强爹一心想买一头耕牛,白天没有事割割草,晚上睡不着喂喂牛,给儿子减轻些负担,于是他一马当先:二百五。

人们扬起一片笑声:二百五,二百五。

自强爹把嘴一撇:就是嘛,二百万就值二百五。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