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宫记事+将君令+番外

第113节(1 / 2)

备用地址:

与深情又将何如?难道对著一个老朽的老头子,还能……如此七想八想,最终还是先端正了自己的乱七八糟的心思,暗道:顺其自然便是,这一段孽缘已是解不开,若是解开了,不过随风化去……

不过三四日,便听闻宫内内侍宫女们暗地里沸沸扬扬的议论:

“听说皇上昨日微服出宫,竟是纳了个美人儿!”

“出宫碰上的美人儿?那定不是良家女子吧!”

“皇上喜欢得紧呢,听说回来时便属意要封赏!那位新主子现如今虽则名分没定,但她可是乔大人的侄女,远来都城探亲,去妙法寺上香时才被皇上撞见的!”

乔云飞独自睡在冷冰冰的卧榻上,因著内力近年日益的恢复,故而也脑清耳明。如今他倒要恼恨这敏感的听觉了,外院墙根,那一句一句的话,就如同夏日的鸣蝉一般的呱噪惹人厌。心中到底挂碍,反而睡不著了:李熙到底是,准备用什麽法子呢?

66定风波(三)

却说又一日,熙帝将重臣招至养心殿内私下密议。

“各位爱卿,这乔将军大功归来,各位可看如何赏赐才好?”

“启禀圣上,微臣以为,这乔将军已位极人臣,宜加封为王方可彰显圣恩。”一位老臣禀道。

“万万不可,君不见历代史书,封王易,撤王难。乔将军又非皇族,本就身居高位,宜当以殊荣、重赏、荣耀嘉奖。”另一位老臣闻言,立时反对。

“……”李熙微微点头,却不说话。

“圣上,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言?”另一位老臣则神色闪烁,似有难言之处。

“曹卿请说。”李熙做出纳谏的模样,欣然应允。

“乔将军如今手握重兵,又加封太子太傅,可说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何况在朝在野、声望极大。臣观历朝史书,恐怕待太子成年後,若乔将军以此权势参与党争、左右朝局或把控皇嗣,极为不妥……”那曹方神色郑重其事,一番忠直谏言,直让整个殿堂一片寂静,各臣乃至李熙的神色都凝重起来。

却不知李熙在心中暗暗窃喜:若说帝嗣繁茂,当朕年老之後,这也不无可能。只是你们原不知道,翔儿和翊儿本就是云飞的孩子。更何况他这xi_ng子,要能钻谋权势,朕倒是还好利诱些……呵呵,还是想办法让云飞多给朕生几个才是!唔──曹方不错。

那几个心腹臣子见皇帝默默不言,又纷纷低头一思虑,都不是老朽无用之人,曹方前言既出,几人都如被点透的灯笼般心下若恍然警醒一般。

这时那第一个说话的张庸立时附和:“曹尚书所言极是,臣目光短浅,未看透此节,实在汗颜。当务之急,还请皇上收回乔将军手中兵权才是。”

“微臣以为,这乔将军大功刚立,又在军中人望甚高,谣传乔将军曾为守雪川,私下召集数万兵马,非关军令,而仅凭军中人脉人情。此等人望,不可小觑。若是当此关头,贸然收回军权,恐怕……”另一人眉头紧皱,言语则更为震撼惊人。

李熙总算知道,何为言刀笔剑了。这一群文臣们三言两语,已将乔云飞从归国大忠臣、赫赫大将军说成了狼子野心、实力雄厚、不可小觑、威胁皇权的乱臣了。昔日雪川一役,李熙自然有其密报来源,乔云飞确实违抗军令──倒也不让他惊讶就是。那时所召集的,不过千多人马,恐怕近几年口口相传、夸大其实也是有的。

按捺下心中那一丝丝不爽快,到底是正中下怀的忠直谏言,李熙尽量放缓了神情,道:“那各位卿家认为该当如何是好?”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