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州,一年四季雨水连绵,故名雨州。在其境内,普通的年份往往一年中有半年雨水不停。要是碰上数十年一遇的所谓“天水年”,甚至一年十二个月份中,有将近十个月在下雨。
小何庄就位于雨州境内边界处的一座山谷内。在雨州,因为常年雨势连绵,村庄本不该坐落在易发大水的山谷里,但此谷名为“丰登谷”,土壤不知为何,极是肥沃。
同样是一亩田地,在这儿种出的庄稼却比其他地方多出一半的收成。
附近的农民即使知道有危险,还是都聚集在了这里居住。好在丰登谷地形奇特,出入谷口众多,泻洪能力很强。村民只有碰上了天水年才出去躲躲,其他年份倒大多相安无事。
而今年,距离天水年还有好些个年份呢,小何庄的村民却逃难般地跑了八八九九。他们大多是投奔各地亲朋,也有宁愿流落在外面也不敢回来的。
原因很简单,这里突然闹了个妖怪,它还吃人。
只剩下十来个走不动的,或着不愿意背井离乡的老头老妇,凄然孤守村中。
何老太就是其中一位,她自小生活在丰登谷,到如今都七十多岁了,碰上过几回天水年出去躲过一阵。
这次的情况却不同。
“出去躲多久才行呢?我儿子儿媳死的早,自己出去的话。没地没粮食,早晚也饿死,还不如呆在这死在家乡呢。”这是一位即将逃难的邻居劝何老太时,她所说的。
今天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谷中空气温暖舒适。她起了大早,正在自家的菜园子里拔菜。
等太阳再爬高些,影影绰绰的山雾开始褪散,远远的看见一个人影从谷口进来。
片刻后,只见其人身穿一袭黑衣,面皮微有些焦黄,暴露了长期营养不良地生活。双目炯炯有神,相貌让人一见之下就生出好感,年纪很轻的样子。
“这位小哥好面生,是从哪里来?”何老太年纪大了,语音颤巍地询问。
此人正是赶到了小何庄的高奇。那夜拼杀,死了那么多人,不敢再在官道上赶路。七拐八饶地从荒野地里多走了好些路,历经一个多月才途经这里。路上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拿野果充腹,吃的脚下都有些虚浮了。但看得出来,整个人还是年轻有活力的。
总算到了有人家的地方,每日吃那些个酸果子,嘴里都淡出苦水来了。他心下喜欢,随即应道:“这位老太,我是从棉州到这边探亲的。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在不在雨州境内?”
“原来是个探亲的娃,不过怎么走到我们这偏远的山谷来了?这里是“丰登谷”小何庄,已经在雨州的地面了。”
再聊了几句,问清了此处的地理位置。他眉头深皱了起来,自己是一路向南没错,但毕竟是在荒野里赶路,现在已经离计划路线,往东偏差了几百里路。看来只有多花费几日,先返往西去了。
何老太早年丧夫,中年又丧子,很喜欢小孩子和少年人。这些日子里谷中也没有几个村民了,正愁没人说话。见到高奇,虽然继续弯腰摘着菜,却很热情地,不时抬起头和蔼地聊几句。
而高奇自打家世遭遇大难后,常年只是受到别人地冷言呼斥,何曾被一个长者如此真心关怀?如今碰上了这么个慈眉善目的陌生老太太,却对自己嘘寒问暖。他心中感动,也难得地有说有笑。
……
在何老太家吃完面食早饭,高奇响亮地打了个饱嗝。站起身来活动了几下筋骨,感觉身上好象又有了无穷力量般,很是舒坦。何老太这时拿出一个紫色麻布包袱递过来。
“何奶奶,这是什么意思?”稍微熟些,他已经地改了个亲切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