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仇家库房后,携物资度过灾年

第98章 完工(2 / 2)

大夏湾内丰富的渔业资源,几百人的消耗只是一个小数目。

外屋一灶一桌一小炕,里屋是一铺占据大半间屋子的大炕。

西边厨房、盥洗室,东边厢房,以及进门处的门房。

大院内的空地,全用碎石块铺成,避免下雨天四处沾泥。

每人发二十斤小麦,五十斤鱼干,赏银一百文。”紫玉站在高处,对下面的一群帮工道。

院中偶有鸡鸣猪叫,热闹的山谷充满了烟火气。

去年的鱼干和鲸鱼干,还有一大堆放在阁楼上,院子里到处都是那个味儿。

谷口的石屋与小院的结构一样,都有木质阁楼。

雷鸣般的谢声,久久回荡在山谷,惊飞成群的鸟儿。

每样东西都是他们喜欢,又最是需要的,无不发自内心的感谢。

让他们在山谷建设期,不要过来串门,以免走漏消息。

帮工的两百多人,看着山谷内的新屋,弯腰的稻穗,和一掌多长饱满的棒子。

无不羡慕,更恨不得能生活在此。

新修的码头紧靠着简易码头,停着一大一小船只随波荡漾。

当石拱桥容一辆马车通过的大门装上时,大夏堡的建设正式完成。

西屋一普通的架子床外加一缩小版的木屋,里面可容十岁大的孩子睡觉。

左右两边的耳房,是紫玉和小洛的书房。

“明日送你们回新安县,依然到县衙门口发工钱。

因为临近海边,这两排石屋没建阁楼。

“盛管家,能不能给小东家说说,现在就发工钱。

“谢小东家,谢小东家!”

在此做活几个月的人,并不知道坎儿村的存在。

带着灰尘的丰收味,闻在谷中人鼻中是幸福的味道。

但他们的家人,还在等着他们拿银钱回家。

当初坎儿村的五个临时船工各拿到一两赏银,背着鱼干离开时,紫玉有特意交待过。

送到家门口的饮用水,极大地方便了煮饭、洗菜。

屋子虽然比不上小院的条件,但相对来说已是很好的房子,是卖身为奴的人不敢奢望的好。

山谷外,被砍伐一空的半座山头,种下的五千棵果树,成活五成。

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壁炉,炕与灶却一样不少。

既保暖,又安全卫生。

穿过垂花门,中心位置一套四合院,三开间大门庄严肃穆。

收割一空的春小麦地,撒下的秋白菜已出苗,空置的六套院子内散发出晒小麦的味道。

两层的三间正房经典古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细腻,两者相结合竟异常的和谐。

清澈甘甜的山泉水,几经过滤、沉淀直接送到家门口。

大红色的圆木柱,粗犷有力,屋内精致雕花,处处显示出工匠的智慧。

大院,精美影壁若隐若现。

但县里人多眼杂,眼下大伙的日子都不好过。

对拿到工钱的人是不利的,你看呢!”

胡老头儿低声说着自己的顾虑,作为盛兴手下的大组长,已混得比较熟,说话也没那么拘谨。

“可以跟少爷说说,你们再等会儿。”

盛兴觉得胡老头儿的话言之有理,还能免他们一路小心守银子。

请收藏本站: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