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仇家库房后,携物资度过灾年

第17章 空间改造(1 / 2)

第17章空间改造

紫玉找到租房的那家牙行,通过中人介绍找到庆阳府手艺最好的瑞福木工坊。

“福大师,生意兴隆啊!”陈中人对一矍铄的老者拱手问好。

福大师抬头看他一眼,点点头,又低头专心手上的细活儿。

“陈中人,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谈,我爷爷不喜人打扰。”

一位约二十五的健壮青年笑着迎上前,将两人请到专门的待客室坐下。

诺大的院子里摆着成堆的木料,以及未完的木匠活,做活的人有二十人,算得上规模比较大的作坊。

“这位小哥好,我要定制两套木质房屋,一套两层楼要做工精良,一套做成农家小院。”紫玉主动道。

“公子有什么具体要求吗?我们作坊经常建木楼和木房子,这些都不是事儿。

请问在哪里修建,要多大的面积!”

“风不光是热的,还是咸的,要不要尝尝?”紫玉逗他道。

而出远海的大型船只,要一年才能回来,那样的大型船只一般是大家族自己派出去的贸易船。

“哥哥,真的是咸的!”

“好,就这么说定了,三个月后我来带你们去要建房的地方。”

为了改造空间,紫玉每天都忙碌着,但她还是尽量会抽时间陪紫洛。

完成一桩大事的紫玉,又马不停蹄地去收集树木、果树。

树木、果树、家禽、鱼塘、已发芽的两百亩小麦、一百亩水稻、一百亩养殖场,形成了一个生态自然空间。

空间是安顿好了,紫玉又寻思着去上都府走一趟,主要是想见识一下那里的海外行商。

紫玉定的两套木房子矗立在空间,农家小院安放在种好的树木边缘,二层木楼安放在大别墅前。

因为出海的船只,每隔三个月便会回来一次,那些都是去离得近的沿海小国家,交易回来的中型船只。

建筑多以石头房为主,江府平原常见的木楼很少,因为临近海边的原因湿度大,木质房屋在这里并不适用。

得了紫玉表扬的小洛,更卖力地伸出舌头去感受风的味道,那傻样跟小奶狗似的。

两人就具体细节商谈了半天,才最终确定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双方以陈中人做见证,签下契书、付定金100两。

有钱好办事,在任何朝代都非常适用。

木楼内全套的红木家具,高床软枕生活起居用品一一具全。

农家小院里的家具和一应物品也准备好,现在缺的是愿意避世的厨娘、绣娘、农妇。

紫玉又付两百两定制两套红木家具,而小院里的家具到时候买普通的就成。

“哥哥,风是热的!”紫洛伸出小手感受着吹过的风,惊奇地道。

五百亩的戈壁空间,经过紫玉三个月的改造,已变成一片沃土。

随着两人的相处时间增加,紫玉已经完全接纳了黏人的小家伙,把他当成自己唯一的亲人。

一路上紫洛兴奋得像一只出笼的小鸟,趴在车窗口叽叽喳喳个不停,早忘了在家里玩得好的两个小伙伴。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