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们的对手,是谢直!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们要是不穷折腾,谢直可能还不会注意到他们,结果他们这一闹腾,又是哄抬粮价又是青壮闹粮的,自然就把目光聚焦到了粮食上面,再加上水生的反水,以及罗县令坐镇通济渠两月有余、对通济渠上上下下的情况极其熟悉……几方面情况一碰,让谢直在脑海中拼凑出了一张完整的版图。
这也是谢直的起运所在!
在哪?
在他打黑除恶,漕帮成了首要目标!
在他嫌布料占地方,抱着“挣钱最好、不挣钱也行”的态度投资了儒家连锁和大车帮。
在他想给“大舅子”田大壮找一份正经事情做,安排他做了大车帮的帮主……
种善因,得善果啊!
要是没有这些,大车帮也参与不了含嘉仓到通济渠的粮食运输里面去,更不用说能够从里面发现这些猫腻了。
这也是满朝文武对谢直服气的原因。
人家杨玄、漕帮、含嘉仓“犯罪团伙”,本来隐藏得多深啊,结果被谢直迷迷糊糊就打掉了其中的一环,然后机缘巧合之下,从“运输”这种谁也没有留心的角度切入,一点点顺藤摸瓜,竟然把“犯罪团伙”的全貌给拼凑出来了!
当然,很多犯罪事实的细节还需要求证,所有犯罪嫌疑人的审问还没有开始,很多关键性的证据还需要补充……
但是,这并不影响谢直对他们开炮!
因为他是大唐监察御史,拥有“风闻奏事”之特权!
明面上,是杨玄暗中操纵通济渠青壮闹粮!
暗地里,是“杨玄-含嘉仓犯罪团伙”损公肥私!
无论怎么说,挨轰吧你们!
满朝文武都想明白了,这一炮,只有谢直能够轰出来,也只有他轰出来才有威力!
果然!
李老三立马就急眼了!
粮食!
乃是他这些年施政之中最头疼的事情!
别的不用多说,你就看看大唐顶级大佬都在干啥就明白了。
裴耀卿,整理漕运!
张九龄,河南营田!
就连李老三自己,都亲田!
为了啥,还不是为了粮食!
现在李老三一听,卧槽,感情我大唐不是没有粮食,而是被这帮子贪官污吏私自贩卖了!?
你说,他能不着急吗!?
“金吾卫出动,将含嘉仓一众人等,索拿三司,一个都不能少!”
“户部,派人封了含嘉仓的账簿,查!”
“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给我查,无论事涉谁家,都要一查到底!”
李老三一锤定音!
也结束了这场“谢三炮”一战成名的常参朝会……
为啥说谢三炮一战成名?
第一炮,高力士侄子,仗杀。
第二炮,犯罪团伙,落。
第三炮,直接把大唐一个职能部门干了个稀碎。
这样的三炮轰出去,谢三郎想不成名都难!
更不用说,随着这“三炮”而来的,是数不清的衙门、官员应声而动,御史台、大理寺、刑部、户部、金吾卫……半个朝廷,都在李老三的指挥下,向着谢三郎轰炮的方向冲锋,这事一出来,谢直的名声,将随着事态的演变而越来越大。
扬名天下,指日可待!
满朝文武看待谢三炮的眼神,都变了,古怪之中,带着一丝丝敬畏……
以前得罪过谢直的,吓得要死。
以前跟谢直没啥联系的,决定以后敬而远之,就算必须发生接触,也要退避三舍。
就连张九龄、严挺之这样对谢直心生亲近的朝堂大佬,都被他今天的表现所震撼,一时之间,竟然暂时不想和他接触,要等心头的震撼全部消散了才好……
但是,满朝文武都能躲,唯有一个人,想躲都躲不开。
御史台老大,李尚隐。
不但不能躲开,还得主动找上谢直。
“三郎……今天,实在让人大开眼界啊……
好,客气话就不说了……
如今天子下令,令我御史台跟进这两个案子,杨玄煽动青壮闹事,含嘉仓与杨玄内外勾结、损公肥私,这两个案子,说是两个,其实还是合二为一的案子……
现在咱们御史台的情况,自然只有你对着这个案子最为熟悉。
正好,你现在也没啥事了。
依老夫看,不如就你把这两个案子接过去吧……?”
请收藏本站: